林從龍評李進學書畫藝術

李進學先生生於1942年,祖籍伊川,自幼酷愛書畫,在書法上專攻魏碑,後又遍習晉唐大家,追求漢魏風骨與晉唐神韻的融合,形成了雄健飄逸、拙中寓巧的李氏書風與厚重潑辣、超然物外的李氏畫風。50餘年來筆耕不輟的他,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書法大展並屢屢獲獎。擔任河南省書協副主席和洛陽市書協主席多年,是享譽書壇的領軍人物之一。

進學先生於書界出道很早。上世紀70年代末,當很多人尚未涉足書法的時候,他的作品就入圍了上海《書法》雜誌社所舉辦的“全國群眾書法徵稿評比”活動。那是當代書壇首次大規模的推舉新人的壯舉,河南省僅有4人入圍,進學位列其中,這在當時的河南書畫界反響巨大。從此,他的書法被人們所關注。

進學先生不僅是成績斐然的書法大家,而且是有較高造詣的畫家,尤以梅花、牡丹見長。其老辣霸悍的畫作,詮釋著他內心的種種深邃思想,如他藝術漩渦中激起的朵朵浪花一般讓人們眼前為之一亮,令世人刮目相看。
縱觀進學先生的書畫藝術,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根植漢魏,自出機杼。

進學先生乃一介布衣,出身農門,然對藝術卻情有獨鍾,耽於翰墨,然文化積澱深厚、文人賢士輩出的洛陽卻為他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他在這裡如魚得水,盡情的感受著知識的“洗禮”。他早年的書法從漢碑入手,書風古拙樸茂,意味深遠。後學唐楷,旁涉魏碑,最終以《龍門二十品》安身立命,終成一代大家。他於《孫秋生造像》、《始平公》、《魏靈藏》、《楊大眼》等豪放、雄強的北魏書風用功最勤。數十年沉醉其中,形成了雄健老辣、寓剛於柔的碑派書風。近年來,他又以魏碑為基礎,與二王、顏真卿、王鐸書法相揉,產生了他為之苦苦追求的“魏草”。時下書風嚴謹中見飛揚,雄健中顯清逸,不與人同而自成一派。正如評論家所言,李進學的書法既有六朝碑刻的震撼力,也有北宋帖學的感染力;既有“駿馬秋風漠北”的壯美,也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優雅;既有大江東去的豪放,也有寒蟬悽切的婉約,是秀美與壯美結合的典範。


二、以書入畫,一枝獨秀。

進學先生不僅在墨海弄潮,更喜歡點染丹青,他早年畫過油畫,有著很強的造型能力和色彩意識;他多年揮毫寫字,有著紮實的線條功底,這為他中國畫的創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潘天壽先生曾說“畫以書為高度,書以畫為極則”。黃賓虹先生也說“中國畫訣在書訣,不觀古人所論書法不能明,不考金石文字無以知造字之源流,即不知書畫之用 筆,筆法練習,畫之先務”。“大抵作畫當如作書,國畫之用筆、用墨皆從書法中來“。由此可見,書法於國畫的重要性。進學先生正是這種理論的踐行者。他以潘天壽為形質,筆墨蒼古,沉雄老辣,形簡意遠;以吳昌碩為精神,構圖宏闊,渾厚蒼茫,大氣陽剛;他極力推崇“書畫同源”的古訓,畫格以“龍門”為魂魄,將魏碑精神貫穿始終。力求以書入畫,以畫入詩,追求畫中有書之境界。他以其渾厚的書法功底狂筆橫掃,一洗牡丹畫譁眾之情態,不僅表現出大寫意的外在特性,而且賦予作品以人文的文化理念,枯筆恣肆,質中求潤,高雅清新,文意深邃,深刻地詮釋了正宗中國畫筆墨理念及物、情、意的文化表現,成為脫俗之典型。從這一點上看,他的畫亦屬前無古人,一枝獨秀。


三、儒道互融,天人合一。

中國書畫是中國文人思想、藝術、人格的集中體現。根植於中華民族思想深處的儒家、道家思想深深影響著每一個文人的精神世界。進學先生也不例外,他的藝術作品中既蘊含著儒道兩家的文化思想又彰顯濃郁淳樸的豫西漢子的風情。儒家注重人事,積極入世,遵從倫理道德,強調責任感與使命感。道家則追求自然,主張“無為而治”,遠離世俗,以求精神解脫。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就是這兩種思想交融、碰撞、融合的集中體現。進學先生以儒家的“仁 ”作為他作品立意的內涵,如將牡丹的富貴表現為富而不驕、貴而不傲;將梅花的清高表現為清不單純、高不強悍。以魏碑書法的質和行草書情感訴諸繪畫,筆以求質,墨以求韻、氣以生象,使筆墨表現突出一個“活”字。如巨幅作品《大唐宮娃》就是從文化理念到筆墨形式的高度統一,從而將俗升為雅,氣昇華為道,“物我”昇華為“無我”、“超我”,是牡丹畫形式與理念表現的創新之作。進學先生以枯筆入畫所表現的詩情奔放、氣度恢宏正是道家思想在繪畫上的充分表現。如以黑白分割、動靜變勢、墨色變化等表現手法把握物與我之間的轉換關係,從而達到心手合一、天人合一的效果。


再者,進學先生的書畫以情注墨所表現的生命活力很強。他在用墨中,不僅僅追求墨對水的技法精到,更注重特定時空創作特定作品時的思想感情、審美情趣。由於他以生命情感對應筆墨關係的變化,就使筆下的物象成為生命的活象。從而達到與欣賞者心靈的溝通,與讀者產生共鳴,這不是一般畫家所能夠達到的境界。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進學先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乃是半個世紀的磨礪所致。有付出就應有收穫,這亙古不變的道理值得每一位有志於獻身藝術的道友切記。

最後希望進學先生的書畫藝術之樹也象其人一樣永遠充滿活力。

林從龍評李進學書畫藝術
林從龍評李進學書畫藝術
林從龍評李進學書畫藝術林從龍評李進學書畫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