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問題的自我批評才「夠味」

日前,安徽亳州市譙城區委常委會把民主生活會開在一處黑臭坑塘邊。區委常委對照汙染問題,依次談認識、說感受,作自我批評。大家認為,“啞巴坑”黑臭水體問題的出現,反映出領導班子思想認識不到位、調查研究不到位、問題整改不到位、工作責任不到位、責任擔當不到位、追責問責不到位。

直面問題的自我批評才“夠味”

通常情況下,民主生活會往往會選擇在固定的時間段、以集體會議的形式召開,帶著辣味和善意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總的來看,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壓態勢下,民主生活會早已沒有了避實就虛、隔靴搔癢,也更能發揮出整改提升的實效。但在黨員群眾眼中,傳統的民主生活會,特別是專題召開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似乎缺了那一絲味道和勁道,原因還在於不能直面問題。

直面問題的自我批評才“夠味”

亳州市譙城區委常委會的這次專題民主生活會,可謂是一次不錯的嘗試、勇敢的突破,不論是形式選擇的針對性,還是問題整改的務實性,都顯得越發深刻,也讓人感受到十足的“辣味”。其實“紅紅臉“”出出汗”絕不應該僅僅存在於會場,更應當充分體現在現場,甚至當著廣大群眾的面反思不足,只有真正拋開面子、顧不上個人得失,才能真正免除思想負擔,更好地剷除觀念認識上的雜草。

直面問題的自我批評才“夠味”

社會主義大廈不是一天建成的,需要每個黨員幹部群眾一磚一瓦去搭磚、築基,而批評與自我批評,恰如同那把校正標尺,讓思想“基座”立得正、責任“高牆”砌得直、作風“鋼筋”捆得牢。然而揆諸現實,“自我批評擺情況,相互批評提希望”“你好我好大家好”“上級護著下級,下級捧著上級,同級讓著同級”……這樣的虛假批評與自我麻痺依然或多或少存在,既缺乏真誠的互助與提升,未能真正把自己擺進去,又沒有直面問題的覺悟和擔當,陷入了形式主義套路,對解決問題、攻克堵點無益。

直面問題的自我批評才“夠味”

上述專題民主生活會之所以開得很生動、很夠味,引發群眾關注、叫好,恰恰就在於打破了常規,以問題為導向,值得各級黨組織借鑑學習。要端正思想觀念,正確對待民主生活會“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要旨,以全心全意造福人民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發現問題、直面問題、改正問題。要提升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強度,多一些現場感、即視感,自發形成工作不能等、問題不能拖的積極務實心態,把資源、權力全都用到實實在在的謀事創業上來,“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慾自累”。當然,黨員幹部自身也當胸襟坦蕩、光明磊落,敢於把問題擺上檯面,接受批評與指導,真正把自身缺陷、存在問題儘早解決、扼殺於萌芽,決不帶到具體的工作落實中去。

直面問題的自我批評才“夠味”。各級黨組織都要把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不斷盪滌每個黨員幹部的思想和靈魂,多一些直面現場、直面群眾、直面問題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在不斷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增強為民奉獻的擔當和能力。(文 / 儲旭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