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與患者家屬爭執,讓我決定寫下這篇掃盲文章:高血壓病

我是一名鄉村醫生,每天都會發一篇字符約300~400左右有關於醫學病症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學習、交流。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都有新知識。

這篇文章閱讀需要時長,需要耐心理解字裡行間的意思,希望能給您增加知識。

多次與患者家屬爭執,讓我決定寫下這篇掃盲文章:高血壓病

原發性高血壓:是病因未十分明確的以體循環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又稱為高血壓病。

血壓定義

高血壓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根據高血壓升高標準分三級。如下圖:

多次與患者家屬爭執,讓我決定寫下這篇掃盲文章:高血壓病

當舒張壓和收縮壓分屬於不同分級時,以較高的級別作為標準。

流行病學高血壓患病率、發病率及血壓水平隨年齡增加而升高,高血壓在老年人較為常見,尤其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發病因素

原發性高血壓發病原因複雜,尚未有明確病因,考慮與遺傳和環境兩方面有關的多因素疾病。

病理

高血壓早期全身小動脈痙攣。多年後內膜增生,內膜下玻璃樣變,中層平滑肌細胞和纖維組織增生,使血管壁便後變硬,管腔變窄。長期高血壓及伴隨的危險因素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及發展,主要累及中、大動脈,以心、腦、腎最為突出。

一、心臟

長期高血壓導致左心室肥厚和擴大,最終導致心力衰竭,成為高血壓心臟病。另外高血壓促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耗氧量增加,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衰及猝死。

二、腦

長期高血壓使小動脈微小動脈瘤形成,血壓驟升時可致破裂出血。高血壓促成腦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動脈血栓形成。

三、腎臟

腎動脈硬化導致腎實質缺血。長期持續高血壓使腎小球囊內壓力升高,腎小球纖維化、萎縮,出現蛋白尿等腎功能損害表現。因腎實質缺血和腎小球硬化,最終導致腎衰竭。

四、視網膜

視網膜小動脈早期發生痙攣,隨著病程進展出現硬化改變,血壓急驟升高可引起視網膜滲出和出血。

臨床表現

一、良性或緩進行高血壓病

(一)症狀 大多起病緩慢,其症狀缺乏特異性。常見的有頭暈、頭痛、頸項板緊、勞累、心悸等。亦常見視力模糊、鼻出血等較重症狀。

(二)體徵 血壓隨季節、晝夜、情緒等因素有較大波動。

二、惡性或急進型高血壓

三、老年人高血壓

四、高血壓危象

診斷及鑑別診斷

一、高血壓診斷及分級

必須以未服用降壓藥、休息15分鐘、非同日測血壓三次均達到或者超過成人高血壓標準,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二、判斷高血壓的原因

(一)腎實質性高血壓病 是最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以慢性腎小球腎炎最常見。

(二)腎血管性高血壓 腎血管性高血壓是繼發性高血壓的第二位原因。

(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以長期高血壓伴低鉀血癥為特徵,可有肌無力、週期性唐歡、煩渴、多尿等症狀。

(四)嗜絡細胞瘤

(五)皮質醇增多症 又稱庫欣綜合徵,其中80%伴高血壓。

三、高血壓危險程度(即預後)的評估

多次與患者家屬爭執,讓我決定寫下這篇掃盲文章:高血壓病

(一)心血管危險因素

1.年齡 男性>55歲,女性>65歲;2.吸菸;3.血脂異常 血膽固醇>5.72mmol/L,LDL>3.6mmol/L或HDL-C<1.0mmol/L;4.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發病年齡女性<65歲,男性<55歲;腹型肥胖或肥胖 腰圍男性≥85cm,女性≥80cm,肥胖BMI≥28kg/㎡;6缺乏體力活動;7.C反應蛋白≥10mg/L。

(二)靶器官損害

1.左心室肥厚 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證實;2.蛋白質和(或)血肌酐輕度升高;3.超聲或X線證實有動脈粥樣斑塊,頸動脈超聲IMT≥0.9mm;4.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血糖≥11.1mmol/L。

(三)1.心臟疾病 心絞痛、心肌梗死、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後、心力衰竭;2.腦血管疾病 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3.腎臟疾病 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4.血管疾病 主動脈夾層等;5.視網膜病變 出血、滲出和視乳頭水腫。

多次與患者家屬爭執,讓我決定寫下這篇掃盲文章:高血壓病

高血壓患者的首要治療目標是最大程度地降低長期心血管發病和死亡的總危險。

根據高血壓治療指南,不同的高血壓患者其把目標不同:對於一般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40/90nnHg以下;對於糖尿病和腎病患者的血壓則應降至130/80mmHg以下,如尿蛋白大於1g/24h,血壓應降至125/75mmHg以下;而老年人應降至150/90mmHg,但舒張壓應不低於65~70mmHg。

1.減輕體重;2.減少鈉鹽攝入量;3.補充鈣和鉀鹽;4.減少脂肪攝入5.限制飲酒;6.增加運動。

硝苯地平緩釋片、卡託普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