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閩南人的記憶裡都有一部高甲戲。在農村文化生活匱乏的年代,高甲戲曾是大家精神生活的寄託。每逢迎神賽會、民間節慶,鑼鼓聲一響,便能招來各家各戶的男女老少,圍坐戲臺前。大人們看戲看得津津有味,互相探討劇情,定要等著看到大結局才肯散去;孩子們顧著湊熱鬧,圍著販賣零食或玩具的小攤,吵著讓大人們掏錢購買,至於臺上的劇情如何,他們是顧不上的。鏗鏗鏘鏘的鑼鼓聲、觀眾的喝彩聲、孩童的笑鬧聲,都是閩南農村逢年過節的喜慶符號。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長大後的80、90後,接觸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迎神賽會上小攤販叫賣的氣球、棉花糖已無法滿足他們的好奇,高甲戲戲臺也不再是神秘的所在,對高甲戲演出也少了許多期待。然而,在他們的記憶深處,高甲戲卻實實在在佔據著他們童年的精神世界。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高甲戲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發祥於南安市石井鎮岑兜村,歷經三百年,至今仍生生不息。尋訪岑兜村,我們依然能聽到、看到許多關於高甲戲的傳說和痕跡。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村中高甲戲陳列館是由舊戲館整修而成,展品由村民自發捐獻,館中懸掛著百餘名藝人照片,以及高甲戲演出所用的戈矛甲冑、鞋帽服飾。舊戲館曾為“戲祖公”洪埔與其徒弟們日常訓練的場所,後來成為搭臺唱戲的地方。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高甲戲陳列館

洪埔又稱“老埔師”,本為江西人,後隨戲班流動至南安濱海一帶,定居岑兜村。洪埔是竹馬戲班出身,他以四平戲為基礎,以及其他劇種表演,並保留“宋江戲”原有鄉土特色表演和武打等,綜合創作,形成特定表演程式,逐漸發展成為較完整的地方戲曲劇中,取名“九甲戲”。他還編排積累了一套固定劇目,編演了“劇種統一定型劇”,使不同的戲班能夠在不同戲臺演出同樣劇目,同功同曲同鼓點、同始同終地表演,深受觀眾的認可和讚賞,被後人稱為“戲祖公”。

閩南地區高甲戲大多有海外東南亞演出的經歷,以清末至民國期間為最。舊時,閩南華僑多往“南洋”謀生,無數高甲戲藝人遠渡重洋,演戲為生。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一度成為高甲戲劇種發揚壯大的溫床。早期往東南亞的高甲戲藝人多出自於岑兜村及其鄰村溪東村。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洪神扶故居

岑兜村密集的現在建築中散落著幾座古建築。這座二進落古大厝裝飾華麗,木雕、石雕都很精緻,是高甲戲知名武小生洪神扶所建。洪神扶13歲學戲,隨戲班在南洋星洲(英屬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機緣巧合,認新加坡最大十二資本家之一的“鳳林”大寶號的東家老闆夫人為義母,後將其義母贈送的黃金花籃典當,在星洲開設“九八行”經營致富,回國後興建此宅。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在岑兜村,高甲戲藝人到“南洋”演戲謀生,後將所賺錢財寄回家中支持親人共同建造房屋田舍的案例眾多。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福陞大舞臺”戲劇演出海報

村民洪輝集仍保存著其爺爺洪水苅收集的“福陞大舞臺”劇目海報,海報內容除了基本的劇目、劇情等,還有廣告詞,可見當時戲班常以海報形式進行宣傳,以擴大影響。

從前,岑兜村有“十家九戲”之說,是名副其實的“戲窟”, 80年代曾有三十多個劇團,有的劇團一年要演出200多臺戲。而今,戲曲和曲藝難以抵擋流行音樂的衝擊,看高甲戲的人越來越少,目前岑兜村僅剩一家劇團。就如同村中這些老房子,高甲戲如暮春時萬花紛謝,漸漸淡出大眾的視野。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岑兜小學劍操 李連排供圖

在傳統文化日益消失的今天,岑兜小學將戲曲劍操納入校本課程,各班每週均有一節劍操課,並在每週三、週五的課間操時間安排全校劍操練習;另外村中還有一個由3-6年級學生組成的高甲戲兒童興趣班。據瞭解,村裡每年投入十餘萬元用來支持兒童興趣班的正常運營,並開展社區教育示範品牌項目。

留住鄉愁|南安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堅守

高甲戲兒童興趣班 網圖

我們常在說要“留住鄉愁”,而留住鄉愁,不僅在於留住看得見的山、望得見的水,更在於留住鄉音、留住文化。岑兜村對於高甲戲文化的堅守和傳承,值得更多人去關注和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