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社渚:小青虾推动大产业 融合发展点亮致富经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坐落于苏皖交界处的溧阳市社渚镇,素有“中国青虾第一镇”之称。近年来,社渚加快运用新技术、新平台大力发展青虾产业,致力打造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新风貌。

溧阳社渚:小青虾推动大产业 融合发展点亮致富经

青虾的生长快、个体大,肉质细嫩鲜美,可别小看了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家伙,它在社渚可是有着国字号金字招牌的吸金利器,就在去年一年,它为社渚带来了5.7亿的产值,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喜欢养它。

“山水田”资源丰富的社渚镇,现在拥有6万亩青虾养殖水塘。2014年,社渚青虾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后,社渚又利用山洼和山坡梯田建池养虾,“青虾上山”进一步扩大了养殖面积。去年,这里的青虾年产量达到5000多吨,亩均效益近5000元。

溧阳社渚:小青虾推动大产业 融合发展点亮致富经

溧阳社渚镇青虾养殖户虞韦韦说:“一年搞得好,也能搞个十多万块钱,像我们政府是有扶持的,建设各方面都有,假如这个塘做了50万的话,国家补贴大概10万左右。”

拥有700亩养殖水面的虞韦韦,现在是社渚镇的养虾大户,六年前,镇上兴起青虾规模化养殖,虞韦韦也回乡开始养虾。镇政府还联合中国淡水研究中心,定期为养殖户进行技能培训。借着这股养殖专业化的东风,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养虾大军。

溧阳市青虾养殖协会会长官德保表示:“这边就是建成了江苏省(最大)的青虾繁育场,加强对养殖户技术的培训,同时要培育新的良种,去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溧阳社渚:小青虾推动大产业 融合发展点亮致富经

为打造独特产业优势,社渚镇还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兴建博士工作站和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了虾草轮作生态养殖技术,通过调控水质与增氧供食双循环等新方法,做到“用一方好水,养一方好虾”。

溧阳市青虾养殖协会会长官德保说:“第一就是太湖一号,太湖二号的两种(虾种)繁育,苗种到青虾的养殖技术的培训,产品的销售,和我们饲料的供应整体,整合一个产业链,包括深加工在内。”

这两年,智能技术的加持,更是让社渚的青虾产业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新引进的物联网遥感技术,通过一个小小的智能监测调控箱,就将智慧生产覆盖虾池建设、虾苗放养、水质调节、饲料投放等生产的全过程,既节省了人力成本,也实现了增产提质。

全媒体记者彭晔说:“劲儿往一处使,力往一处拉,养殖规模上来了之后,市场化运作就是下一步台阶,社渚镇的1287位养殖户,就用他们的集体力量创造了大智慧。”

溧阳社渚:小青虾推动大产业 融合发展点亮致富经

于2016年投建使用的溧阳青虾交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青虾交易中心,也是社渚人的“养殖变现大本营”。一期面积达到近1.5万平方米,日均交易量达到2万斤,2017年成交额达3.5亿元,销售范围辐射整个华东地区。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完善青虾产业链,新型电商平台也在筹备建设中。

溧阳市青虾交易市场总经理史保华说:“通过电子网上销售的模式,做一个大的展厅,迟早它会走向全国,我们希望通过市场的建设和运营,把我们社渚青虾销往全国各地,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溧阳社渚:小青虾推动大产业 融合发展点亮致富经

在过去八年间,社渚青虾从零散生产到规模化养殖,产值实现三级跳,同时还带动了饲料业、运输业及劳务市场的发展。相关配套的休闲观光中心、熟食品生产中心等新动能区也在投产建设中,将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新业态。

溧阳社渚:小青虾推动大产业 融合发展点亮致富经

溧阳市社渚镇副镇长沈志龙说:“青虾全产业链的发展,为社渚老百姓带来了每年3亿元的纯收益,下一步将重点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示范,推广为一体的青虾现代产业园,以及电商平台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村一品明星产业的品牌,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