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法证先锋”潘斗超当选“中国好人”

栖霞“法证先锋”潘斗超当选“中国好人”

中央文明办31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8月“中国好人榜”。栖霞区“法证先锋”潘斗超上榜,入选敬业奉献好人

“中国好人”是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从2008年开始评比,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大类,每月发布中国好人榜。


栖霞“法证先锋”潘斗超当选“中国好人”


潘斗超,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被誉为南京“法医秦明”、“刑侦法医战线上的名人”。先后在公安部督办的“2.29宁镇系列杀人案”,省厅督办“2004.2.25强奸杀人案”、“1999.2.20杀人案”等近80多起重特大案件的侦破中发挥重要作用,以独特的技战法在全市范围内打响了栖霞刑侦破案攻坚的品牌。同时,他被群众誉为“信得过的好法医”,成立了首家以他名字命名的法医工作室。

工作兢兢业业的潘斗超获奖无数,敬业奉献的形象深入人心,曾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6年12月,被评为第三届“群众最喜爱的人民警察”;2017年5月获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破命案,他知难而上

凭借一腔热血还原事实真相

面对一具具冰冷尸体,

他从不退却。

从警十几年来,

坚持正义,勇于探索,

还原案件真实,让凶手绳之以法,

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


栖霞“法证先锋”潘斗超当选“中国好人”


“物证管理很重要”。

他以现有物证数据为突破口,

总结出“物证数据管理法”,

一步步惊心动魄,一层层抽丝剥茧,

让那些沉睡多年的物证活起来。


2016年6月,

潘斗超主动请缨,

先后5次带队多地参与案件排查工作,

走访了20多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

和专案组民警整理出了一份长达6米的DNA族谱,

并从300余名适龄男性中成功排查并抓获嫌疑人,

运用“DNA-Y染色体技术

破获了14年前强奸杀人积案,堪称传奇。


案件破获后,

中央及省市多家媒体对该案进行了持续报道。

打盗抢,他身先士卒

细致勘验分析屡破大要案件

从法医到技术室主任,

从教导员到禁毒大队大队长,

15年来潘斗超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是刑侦战线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也是公安部特聘的“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


潘斗超破案最大的秘诀就是看现场,

只要辖区内发生3起以上类似手段的入室盗窃案件,

他必到现场进行复勘分析。

潘斗超还自创“足迹、警情串并法”等破案战法,

先后参与破获各类侵财性案件140余起,

挽回群众损失近200余万元。

栖霞“法证先锋”潘斗超当选“中国好人”


手机24小时开机的他,

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2007年一天深夜12点,

潘斗超的手机响了,

此时的潘斗超正生病发烧,

接了电话的他马上出门奔往现场,

一直忙了30天后才回到家。

而这样的事情已是一种寻常。


栖霞“法证先锋”潘斗超当选“中国好人”


潘斗超说,

他见过血腥甚至令人作呕的犯罪现场,

但他都是以职业眼光看待这一切。

他不愿意向外人过多介绍这些血腥场面。

对于这份压力,

他说:“由我们法医承担就好了。”

解民忧,他不忘初心

答疑解惑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潘斗超时刻不忘自己的专业,

在法医门诊前台,

大家都称他为“法医专家号”,

他热情、真诚的接待每一位来做鉴定的群众,

耐心细致地倾听他们苦诉,

详细询问案情、病情,

及时排解伤者心中不满情绪,

积极协助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


栖霞“法证先锋”潘斗超当选“中国好人”


多年来,他先后参与法医鉴定达1000余起,

无一差错,

成功化解因故意伤害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90余件,

平息因损伤鉴定投诉、涉访案件达数十起,

被群众誉为“信得过的好法医”。

求创新,他克服困难

锐意进取获得同行广泛认可

2017年4月,

栖霞公安分局成立了南京市首家法医工作室

“法证先锋·潘斗超”工作室

依靠多年的基层刑侦技术工作经验,

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第一家分局DNA实验室


栖霞“法证先锋”潘斗超当选“中国好人”


潘斗超注重工作创新,积极破解难题,

针对技术员夜间勘察现场提取指纹光源使用不便的难题,

他牵头组织专人研究改造,

成功发明了自带照明的新型指纹磁性粉刷

并获得了国家实用型专利证书。


在他的带领下,

刑警大队先后多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技术室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技术室”,

多次获得市、区青年文明号”。


栖霞“法证先锋”潘斗超当选“中国好人”


当一名刑警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面对夜以继日的抓捕审查,

他不曾退缩;

面对长年累月的出差办案,

他毫无怨言;

然而面对病痛离世的母亲,

面对怀孕待产的妻子,

面对幼小可爱的儿子,

他充满了太多的愧疚和遗憾……


潘斗超坦言,

面临家庭和工作需要平衡的问题,

多亏了当教师的妻子对他的支持。


2008年冬天,天寒地冻,

一天凌晨一、两点钟,

潘斗超的妻子被一个电话惊醒,

电话里却传来潘斗超和同事的对话:

带上勘察箱……

妻子才明白是潘斗超不小心拨到了手机的快捷键,

妻子不忍心挂电话,

默默地听了40多分钟,满是心疼,

第一次近距离地体会到法医丈夫工作的艰辛,

寒冷的深夜却是他最忙碌的时候。


他说,

破案如在黑夜中行走,

只有经历其中才会有真正的感触,

而一旦发现线索,

就像突然看见了光亮。


或许,

对一份工作的热爱就是这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