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士官,工资如何发放?

1、士官转业,在哪里办理报到手续呢?

民政局安置办,办理报到手续;组织部门,办理组织关系手续;人社局,办理保险关系移交;武装部,办理预备役报到手续;派出所,办理落户(带着民政局的介绍信)

转业士官,工资如何发放?

2、优秀士官有什么用?

可以领取证书以及奖励金,奖励金去乡镇民政局领取。

3、士官退伍费包括职业年金吗?

士官退伍费主要包括基本复员费、安家补助费、回乡生产补助费、医药生活补助费、奖励工资、住房补贴和公积金、职业年金、伤亡保险金、退役医疗保险金。

4、士官退役,退不退伙食费?

退,一般会退伙食费约630元,服装费300元。

5、服现役期间用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退伍费会少发吗?

会。在部队申请公积金贷款购房时,已经和财务科签署了代为还款协议,退伍时财务科会将你服役期间部队代管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直接划拨给银行!

6、转业士官,工资如何发放?

转业安置费结算前,工资照常发放,4月1日以后,不再享受工作性津贴。(转业士官,下达退役命令时间为2018年4月1日。)

申论备考辅导:申论材料分析法

一、提炼材料主旨

申论所给定的资料往往都是围绕一个问题,这些资料大都是不够全面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资料。所以考生要善于透过这些资料的表象抓住事物的实质,而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

申论材料涉及面广,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领域都是考查范围。考生要在阅读材料的同时,要迅速清楚地分辨和提炼出这些材料是围绕这些领域的什么问题进行叙述,也就是材料的主旨是什么。

在概括材料时,考生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申论考试中给定的资料虽然比较繁杂,这些标志性的关键句在引导考生,为揭示材料主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句在材料中的作用一般有三种:

1.提示段意。主要是段的起始句或结论性的句子;

2.提示材料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主要是位于材料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和段落的中心句;

3.提示材料脉络层次的句子。

申论材料中的重点词一般表现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性质、特征、实质、观点、认为、方式等等。对于这些意义比较重要的词语,考生要先理解词语所在句段的内容,从该词的基本意义出发,结合上下文做出合理的引申或推断。

二、掌握分析方法

考生在对材料产生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至关重要,对此建议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 维度分析法

所谓的维度分析法就是从制度、观念、舆论、政治、经济、文化、执行、监督、礼仪等多个维度分开论述。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每一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因此,考生在分析问题时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进行。

2. 内外因分析法

内因分析法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矛盾时,把立足点放在内因上,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坚决抵制忽视外因作用的错误思想。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外因法是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分析解决某一问题。

3.主客观分析法

现实社会是一种各方利益相互较量博弈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寻找一个平衡点向前发展。利益不平衡,便会产生矛盾,有矛盾就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所以,运用利益分析法,也能准确抓住矛盾产生的根源。

4、利益分析法

适用于对很多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尤其在分析社会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时,更是透彻到位。

使用利益分析法的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需求,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往往申论材料里有涉及到很多的主体,他们通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者做法,所以考生在运用利益分析法时,首先要确定利益主体,并且分析哪些利益是合理合法的,哪些利益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做完这两个分析,对策就非常明确——保护合法合理的利益,破除不合法不合理的利益。

一、学会审题和确定答题思路。

答题思路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对于答案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建议考生在考前,要复习每一种题型的分类以及答题思路。与此同时,要认真学会审题,要仔细阅读题干以及作答要求,确定命题人意图和题型,并确定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考生要多琢磨真题,通过审题初步确定答题思路。

二、用申论的思维模式关注热点。

考生可以通过一些网站来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注意用申论思维去看待社会问题,申论思维也就是问题的背景、本质、表现、影响、原因以及对策。

申论思维是命题人围绕特定问题编排材料的内在逻辑,也是设置题目的内在逻辑。所以考生在关注社会热点时,要从申论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了解问题的背景、本质、表现、影响、原因以及对策。考生要把握命题人的命题特点,学会用申论的思维模式关注热点,这个对申论的备考是极为重要的。

三、勤动笔、多做真题。

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申论备考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来源于平时动笔太少,在实际的做题中经常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另外,考生虽然已经获得大学甚至研究生学历,但是由于平时动笔少,语言表达和组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考生做出的答案里在语言表达层面常会出现错别字、搭配不当等各种问题。

在考生备考中有一个误区就是拿到一个题目,仅仅满足于知道题目的答题思路和答案来源。这个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建议考生在考前两周除了要多思考以外,还要多动笔去写,然后把自己的答案跟参考答案想对照,总结正反经验,提升自我。另外,在书写答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做到卷面工整,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谦词: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词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大都只能用于自称。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谦词:鄙人、不才、家父、愚兄、小儿、犬子、贱内、拙荆、寒舍、愚见、薄面、抛砖引玉、狗尾续貂、全力相助、绵薄之力。

敬词:指含恭敬、尊敬口气的用语,也是对人礼貌的一种用语,可以体现人的文学修养,一般是对人。我们耳熟能详的敬词:足下、阁下、令郎、令嫒、令尊、令阃( kǔn,古代妇女的内室。令阃,对对方妻子的敬称)、贤弟、华府、高见、芳龄、高寿、赐教、蓬荜生辉、鼎力相助、不吝赐教。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需要我们特别记忆的高频谦敬词。

1、斧正/雅正

同:均为敬词,均可表示让别人对自己的问题指出错误。

异:适用的情境不同,如下: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学术专家双方之间特定的用词,也就是高手之间的过招才可用"斧正",一般的情形用这个词会显得不谦虚,切记切记。如:西门吹雪和叶孤城的对决,即可互称"斧正"。

2、鼎力/全力

同:尽力帮助。

异:鼎力为敬词,感谢别人帮助自己用此。

全力为谦词,自己帮助别人时用此。

例: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热情鼎力相助,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

3、惠赠/敬赠

同:都指给予。

异:敬赠为谦词。指恭敬的赠送,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动;

惠赠为敬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

例:这本古籍是我的恩师惠赠给我的,我现在把它敬赠给你,希望对你能有所得。

【例】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____,我们将____,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____,并____《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请教 不吝赐教 全力相助 敬赠

B、指教 洗耳恭听 鼎力相助 惠赠

C、指教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全力相助 敬赠

D、指正 多多指教 鼎力相助 惠赠

【点拨】C。很明显,第一空主语是各界朋友,应选敬词。第二空是“我们将”,应选谦词,第三空是“我们提供”,应选谦词。第四空是“我们给别人”,应选敬词。所以第二空排除A和D。“不吝赐教”和“多多指教”都是敬词。第三空排除B,“鼎力”为敬词。只能选择C,而且C选项中第四个空的“敬赠”也与文段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