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日本汽車品牌落敗:曾經的廉價神車,如今選擇1元甩賣

又一個日本汽車品牌落敗:曾經的廉價神車,如今選擇1元甩賣

又一個日本汽車品牌落敗:曾經的廉價神車,如今選擇1元甩賣。

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的中國,已成為全球汽車品牌的必爭之地,有競爭的地方就有輸贏。日本鈴木作為日本前五大汽車製造廠商,它的結局,不免有些唏噓,這是繼三菱之後,又一家日本汽車製造商選擇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9月4日,國產汽車品牌長安汽車發佈公告,稱已與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達成協議,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股權及10%股權。

收購完成後,長安汽車持有長安鈴木全部的權益,企業也將由合營企業成為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並在今年年底完成交割,也這宣告了鈴木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鈴木在國內的業績近年來都不是很好,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長安鈴木2017年的銷量為8.65萬輛,同比下降26%,虧損達到8482萬元,去年全年還不到10萬輛,在所有汽車廠商中排名第53位,情況不是很理想。

又一個日本汽車品牌落敗:曾經的廉價神車,如今選擇1元甩賣

縱觀鈴木的發展史,已經有超過百年曆史,鈴木早年以織布機起家,後來進入摩托車市場,五十年代中期,隨著日本經濟好轉,鈴木進入了汽車行業,開發出第一款輕型汽車Suzulight,在市場大受歡迎,初步站穩腳跟,當時的設計借鑑德國一家汽車廠商的風格,日本也是從最初的模仿跟隨者,直到到後來超越歐美。

鈴木公司從一家生產摩托車到生產汽車,七十年代,鈴木推出了吉姆尼,半個世紀以來一共推出了四代產品,每一代產品都有超過10年以上的生命期,實屬於罕見。當年鈴木發佈了奧拓,成為一代神車,也風靡全中國。其在中國市場上的總銷量更是超過了50萬輛。

又一個日本汽車品牌落敗:曾經的廉價神車,如今選擇1元甩賣

日本鈴木在中國有兩家合資公司,除了長安鈴木還有昌河鈴木,也在今年的六月份,已經宣佈解散。鈴木被譽為“小車之王”,以節能、安全、精緻小巧在國內聞名,小型車市場一直擁有不錯的聲譽,在合資車企初開局面之時以廉價車型成功打入中國市場。在8年前,它全年銷量還可以達到22萬輛。

隨著經濟的發展,大眾的消費升級,國產汽車品牌的崛起,鈴木的舒適性和性價比都與其它車企存在一定差距,遲鈍的市場反應。在其它車企大舉轉向中大型,大型車市場時,鈴木居然還在堅守其老本行。整個行業都知道,中國市場的需求一直不斷升級,小型車已不足以讓消費者買單,加上品牌的影響力更無力支撐定位高端的車型,這一系類的問題是鈴木在中國市場落敗的原因。

在2018年的前5個月,長安鈴木累計銷量為2.19萬輛,同比下降45%,而對比日本另外幾家車企,鈴木的銷量著實可憐。據公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日產汽車銷量達到72.04萬臺,本田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共計60.91萬輛,豐田汽車,上半年銷量共計68.00萬臺,鈴木的銷量在中國連豐田的零頭都不到。

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的中國市場已經不適合鈴木的發展,鈴木現在把大部的精力已放在印度等新興市場;對於鈴木來講,在業績低迷的情況下退出中國,或許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