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馬」楊建偉和他的「致富樹」

“烈马”杨建伟和他的“致富树”

楊建偉在井岡蜜柚基地

他叫楊建偉,泰和縣沙村鎮坪洲村人。他三歲喪父,十三歲時母親又撒手西去,跟大哥生活了兩年,十五歲便獨立生活。小時為了填飽肚子,他偷過別人家的番薯、摘過鄰居家的黃瓜;由於數月沒沾過肉味,他甚至把人家剛生下不久的豬仔燉來吃了。過早失去雙親的他,由於愛的缺失,造就了他倔強而又桀驁不馴的性格,有人因此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烈馬”。從此,“烈馬”就成了他的名字,方圓三五里,你若問誰是楊建偉?或有人搖頭不知,但若問“烈馬”是誰,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楊建偉特別能吃苦,他的勤快在十里八鄉是出了名的。他除了作田,還扛過木頭,做過小工,修過路,當過泥瓦匠,幹過搬運工……總之,只要什麼賺錢,他就幹什麼。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沒有父母可依靠,一切全靠自己。他常說,別的東西我沒有,但有的是力氣。看他那一身的腱子肉,你就知道他此話一點也不假。憑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他娶妻生子,過上了和常人一樣的生活。

楊建偉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他不滿足於僅僅解決了溫飽的生活,他有更高的願景和追求。

2011年縣裡全面推廣井岡蜜柚種植,聽到消息的楊建偉躍躍欲試。但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程度的他又擔心自己幹不了這技術活。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鎮裡夏書記找到他,對他說,種植井岡蜜柚,政府不僅無償提供優質苗木,而且對達到一定規模的農戶還給予獎勵補助,同時縣果業局還會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這樣的好事你到哪裡找去?你大膽去幹,我支持你。夏書記的一席話,打消了“烈馬”原有的顧慮。回到家,他找來小時要好的玩伴小斌和建柱,說,我們三人合夥來種井岡蜜柚吧。接著,他如此這般把夏書記對他說過的一席話學舌了一遍。三人當即決定先弄個200畝試試。並就有關事項作了分工,小斌和建柱由於在外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他倆主要負責與外界的溝通和協調;“烈馬”具體負責種植基地的建設及管理等工作。

說幹就幹。第二天,“烈馬”騎上摩托車,帶著鍋碗瓢盆,在基地安營紮寨。修路、清雜砍枝、請機械挖溝、埋肥、回填土……一連數月,“烈馬”窩在基地,渴了,喝口山泉水;餓了,支起鐵鍋燒點熱飯熱菜,吃飽了接著幹。萬事開頭難,創業之初,千頭萬緒,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工序都馬虎不得。那時的“烈馬”,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玩命似的幹,就像一隻打不死的老虎、累不死的黃牛。看著曬得黝黑、瘦的有點脫形的“烈馬”,妻子心疼地責怪道:“你這是不要命了啊!”“烈馬”卻咧開嘴,露出滿口白牙笑著說:“沒事,我身體好著呢。”

2012年初,200畝山場全部種上了井岡蜜柚。為了把該基地打造成一個示範基地,縣果業局專門安排了一名技術員對建園進行技術指導,並帶“烈馬”到福建省平和縣、市內吉水縣等地參觀考察蜜柚產業發展情況。通過考察,“烈馬”的眼界開闊了,發展井岡蜜柚產業的信心更足了。次年他將蜜柚種植面積擴建至540畝。在他的帶動下,周邊的群眾也表現出種植井岡蜜柚的願望。“烈馬”有感於年少時鄉鄰們對他的接濟和關照,同時也為了抱團致富,2013年,他組織成立了泰和縣烈馬井岡蜜柚種植合作社,吸納160戶農民(其中貧困戶19戶)以山場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目前該合作社種植井岡蜜柚2000餘畝,其中核心基地760畝。由於烈馬井岡蜜柚種植合作社基地建設標準高、起點高,同時對當地蜜柚產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帶頭與示範作用,為此,楊建偉被縣裡安排在井岡蜜柚產業促進會上作典型發言。

然而,2015年的一場凍災,險些讓他們的井岡蜜柚遭受滅頂之災。由於凍災來勢兇猛,毫無抗寒防凍經驗的“烈馬”一時手足無措。果業局張局長得知情況後,帶領一名技術員火速來到基地,指導他們用枯枝殘葉、雜草樹兜設置發煙堆,採取燻煙的辦法防凍。經過連續四個晚上的奮戰,冰凍天氣過去了,樹苗保住了,此刻“烈馬”才長出了一口氣。他激動地握住張局長的手,動情地說道:“多虧你們來了,才保住了這些樹苗,否則這幾年的心血就泡湯了,那我如何向大家交代呀!”

坪洲烈馬井岡蜜柚基地是沙村鎮產業扶貧的一面旗幟。該基地實行股份合作方式運作經營,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入股的貧困戶不僅能獲得入股分紅收入,而且每年在基地務工的收入戶均達到5000元。經過多年的堅持、付出和辛勤耕耘,楊建偉的井岡蜜柚基地現在已開始掛果,豐收在望。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筆者慕名來到烈馬井岡蜜柚基地,站在山腳下眺望遠方,只見漫山的柚子樹迎風挺立,蔚為壯觀。細看近前的一些柚子樹,已掛滿柚子,果農正在逐個給柚子套袋。看到多年的心血和資金投入終於有了回報,“烈馬”眼裡眉間全是笑。在他眼裡,這些樹成了“致富樹”,這片果園就好比綠色銀行。■周運鑫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