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釋意77677275


必然和整個道德經有聯繫。道德經既講道體,又講道用,但是道用和道體又是密切相關的。而這句話正是從道用的角度來講的道體,正對應了道德經第一章所云,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在這裡,這個有無實際上就是道用,也就是我們說的現象,所以現象為有,因為有無相生,有也是無,所以有無都是有,它們同是道體的幻化,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常無常有不應做字面理解,應當互文,把有無統一起來,作為道用來理解,更透徹,用唯物主義的話說,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僅此而已。當然因為有無是道用是現象它不是道體,而是由道體產生的,所以又必須通過有無這個現象去觀察這個眾妙之門也就是道體的無,這時候的這個無就是第二層作為道體的無。所以道體的無就是本質,而並非做道用的那個現象的無。所以,才會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天下萬物生於有,就是有無相生的有無,是現象是道用。而產生這個有無的現象的本質是誰?就是本源本質,也就是道體,也就是道體的無。我在這裡不解釋道體的無,有興趣的可以去讀讀易經的宇宙生成論就明白怎麼回事了,現在回到提問來做答覆。

這句話就按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這句話實際上是從道用的角度闡述的也就是現象層面進行的闡述,所以這句話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準確的說是這個道用在現在還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如果學習過歷史,我相信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好理解了。我們說封建王朝為什麼總是呈現週期性的治亂興衰,原因在於農民階級的侷限性,他不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代表,而工人階級為什麼可以?原因在於他沒有任何的生產資料,同時他只有人身自由,所以才具有徹底的革命性。這是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其實,在這裡我對此觀點有質疑,為什麼工人階級有人身自由了才會徹底革命?難道他不能隨波逐流?所以這裡的邏輯性非常差,根本不是充要條件。也就是說,工人階級不但沒有任何的物質條件,同時也沒有任何的人身自由,因為他被企業束縛住,企業要求你絕對效忠企業,你如果離開一個企業,往往會遭到同行業的封殺,而你想跨行比登天還難,所以從作為一個具體的人的角度入手,你打工不成,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創業,這就是馬雲和宗慶後面對的實際情況。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情況擴大到整個工人階級的角度來講,我們就可以變革現行的生產關係,因為此時我們既沒有物質也沒有人身自由,是徹底的一窮二白,逼上梁山,逼良為娼,草菅人命,我想繼續存活下來也只有變革現實的生產關係這一條路可走。所以,到了這個份上,老百姓反正已經沒活路了,你再用死來威脅、用工作來威脅老百姓就沒有用了,所以不論是農民階級的不徹底性革命還是工人階級的徹底革命,實際上這個道用反應了兩種道體。第一種道體就是世界的本源問題,這個不做闡述。第二個就揭露了人道的現實情況。道德經有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那麼人道的特點是什麼呢?極度的剝削壓迫,極度的草菅人命逼良為娼逼上梁山。所以這句話一方面揭露了人道的現實情況,也就是階級社會的極端的階級對立,同時也指出人道是種偽道,因為違背了天之道,所以必然產生階級的對立以及階級鬥爭,人道就是因為背離了天道,所以才會產生這種週期性的革命。所以唯物主義關於社會的發展理論有其合理性,但是這只是種設想。而真正把這個問題講透的,除了後來本土化的佛教以外,首先就是中國的本土道家思想,因為與本題無關,這裡不做解釋。


乾坤正法79859246


《地下交通站》裡有這麼一個場景:作為大反派的賈貴抓到一名教授,為了收買這個教授,賈貴使出了各種手段。最後,竟然威脅他,若是不投靠皇軍,就殺了他。

這個時候,教授鏗鏘有力的說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翻譯過來就是,老子最不怕的就是死,你丫竟然總死來嚇唬老子,真以為老子好欺負啊!


這句話出自哪裡呢?在《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很顯然,這句話聯繫語境來看的話,是在勸誡統治者不要隨意殺人,更不要以死刑威脅他的臣民。老子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古往今來,誰不想活的久一點,不想活的好一點?但凡出現不想活的,必然是被逼迫到生的閾值,也就是活不下去了。這個時候,任何壓力都會讓他們出現逆反。

最典型的就是陳勝吳廣的那句,今亡亦死,舉大事亦死,等死,死國可乎?於是乎,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麻溜兒起義,揭開了反抗秦的大旗。

所以嘛,統治者對你的臣民好一點,領導對你的員工好一點。經濟社會,跳槽比跳蛋都隨意,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別動不動就蹬鼻子上臉,是不?


山鬼祗樹


從《老子》第74章去理解這句話: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將得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註釋】

奇:奇詭。“為奇”,指為邪作惡的行為。

吾將得而殺之:今本“得”上衍一“執”字,此句據帛書甲本改。

殺者殺:專管殺人的,指天道。

代司殺者:代替專管殺人的。

斵[zhuó](斫):砍、削。

【今譯】

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麼用死亡來恐嚇他?如果使人民真的畏懼死亡,對於為邪作惡的人,我們就可以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

經常有專管殺人的去執行殺的任務。那代替專管殺人的去執行殺的任務,這就如同代替木匠去斫木頭一樣。那代替木匠斫木頭,很少有不砍傷自己的手的。

【引述】

人的生死本是順應自然的,如莊子所說的:人的生,適時而來;人的死,順時而去(“適來,時也;適去,順也”)。人生在世,理應享盡天賦的壽命,然而極權者只為了維護一己的權益,斧鉞([fǔ yuè] 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罰、殺戮。)威禁,私意殺人,使得許多人本應屬於自然的死亡(“司殺者殺”),卻在年輕力壯時,被統治階層趨向窮途,而置於刑戮。

本章為老子對於當時嚴刑峻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情形,提出沉痛的抗議。

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


智慧經典錄


其實這個是要適應特定的環境的,只有當活動活不下去的時候才適合使用,在那樣子的情況下,死亡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威脅,而假如在一個和平環境,歌舞昇平中,死亡,確實可以威脅,恐嚇很多人,不是,另外還有一句古話叫做好死不如賴活嘛,在說螻蟻尚且偷生


傑一山


此言出自道德經,單從道德經的原文進行解讀,層次太高,難以理解,相信很多人不喜歡看。現結合當今社會的現實情況進行解讀,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隱含的一層意思就是:如果我們要想通過別人的行動達成我們的目的,如果我們採取的驅動方式沒有戳動對方的痛點,則是沒有效果的。

曾經聽過過一個營銷講座,裡面講了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老師拿了一個碗,假定裡面有十隻蟑螂。他請了幾個學員上臺,說出500塊錢一隻,看有沒有人把碗裡面的蟑螂吃掉。結果沒人願意。出到1000塊也沒人願意,甚至一萬塊一隻也沒人願意。最後,老師說,如果把學員的母親請來,如果少吃一隻蟑螂,就砍掉他母親的一隻手指,如果全部不吃,就十隻手指全部砍掉。結果所有學員全部願意把十隻蟑螂都吃下去。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痛點的作用。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由於就業難,很多從內地到沿海打工的人,無論做什麼行業,所有員工對老闆和管理層都是敬畏有加,害怕自己做不好被炒魷魚而失業。而到了最近幾年,隨著用工難和勞動法的實施,員工不再敬畏老闆,很多老員工甚至希望單位炒魷魚。這樣他可以拿到可觀的賠償,還能在短期內找到下一份工作。八九十年代那一套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放在現今就不再管用了。

總結下來就是:要想駕馭別人,必須要從對方的痛點入手,否則無效。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


易道無名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出自於《老子》第七十四。

我個人簡單的理解是:當人們連死都不怕的時候,你還用死亡來威脅恐嚇他們,那是無濟於事的。這是老子對統治者的忠告。就是說好的統治者應當懷柔天下,而不應施行暴政。在這裡,“民”是指大多數老百姓。而針對少數罪大惡極和窮兇極惡的亡命之徒,他們是與“民”相對抗的,是反“民”的。老子也說:“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所以在理解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這句話時,要結合上下文來認真思考。

用簡單英語譯為“When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death,don't frighten them with death.”(——時代傻瓜李博士譯)


時代傻瓜李博士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字面意思是如果老百姓不怕死,那麼用死來嚇唬他們有什麼用呢?

他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我們先看下這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吧。

這句話出自《老子》第七十四章。原文是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手者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麼還要用死來嚇唬他們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懼死亡的話,對於為非作歹的人,我們就把他抓來殺掉就可以了。這就沒有人來為非作歹,來殺人了。可是問題是現在人們都不怕死,你抓他來殺掉還能起什麼作用呢?

那麼老子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有什麼背景沒有呢?當然是有的。在這裡,老子是講治國的。那麼如何治國呢?他說過這樣幾句話:


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其實在這深邃的思想裡面,包含著平等的理念,對待人民要一視同仁。

2.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侮之。信而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意思是最好的時代,民眾只是感覺到統治的存在;其次是民眾會親近並讚美統治者;再次,民眾會輕蔑侮辱統治者;好的統治者不會輕易發號施令,有那麼多的政策。社會各方面都很好,老百姓都會覺得自己做得很好是應該的,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會感覺到來自統治者的壓力。


3.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生;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自樸。

什麼意思呢?正是由於統治者的禁忌越來越多,權謀巧詐用的越來越多,法令越來越嚴,民眾才會為之所困,影響生產生活,國家才會混亂起來,邪惡的事情才會越來越多。人們動輒得咎,也就不怕了,原本的畏懼之心也就磨滅了。這裡他是反對法家的,正如後世的歷史所證明的,秦朝暴政,才會激起來人民的起義。宋朝寬鬆,而人民的起義也就少了,社會也就繁榮了。


接下來老子說,我無為民眾自然會自我約束,自我發展。我好靜,民眾就會自發朝著好的方面發展,這就像後世的英國工業革命後的自由主義,人民都是想要過好日子的,都去努力了,這個社會也就會繁榮起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對於國家也是一樣,不能過多的干預,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天地間的暴風雨都不會長久,更何況國家和社會呢?少一些政令甚至苛刑,自然會國泰民安。


好了,關於老子的故事,我們就說到這裡吧,歡迎關注我們,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謝謝大家,再見!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出自《道德經》第74章。字面理解為,百姓不怕死,為何還要以死來威脅他們?


可以從當時的社會現狀與上下語境來理解為何老子會說這句話。


首先,先秦時期生產力低下,戰爭頻發,百姓的生活非常艱辛,不僅要應對自然災害,還要躲避戰亂,即便是和平地帶也有可能遭受繁重稅賦到剝削,禮記中苛政猛於虎的故事也很形象地記載了當時的殘酷現實。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嚴重食不果腹,為了“要命”可以做出各種“不要命”的事情,比如“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嚴重的情況,直接就舉旗起義了,反正也沒什麼好失去的了,就跟後來的陳勝吳廣一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古代人們過得都很苦。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最基礎的需求定義為生理上的需求,即呼吸、水、食物、睡眠等,之後才是人身安全、健康保障這些更高層次的安全上的需求。所以在極端情況下,人不要命也要想方設法獲取食物。這是“民不畏死”的事實。


結合語境來看,這句話還有後半部分,“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這段話非常明顯地體現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他認為天地間有專司殺伐的力量,如果人代替天實施殺伐,就好像一個不會工藝的人代替木匠做工一樣,很少有不傷到自己的。相比之下君主更應當注重道德的教化,使得人們都畏懼死亡,這時如果有人作亂,把他抓起來殺掉,才能很好地起到威懾作用。


無為而治並不是指毫無作為,而是不做過多幹預。所以老子以現實情況作為論據,指出現行制度的弊端。告誡統治者不能把濫殺人當作維持統治的方式,而應該發展道德,這才是治國之道。


做書


說難聽點就是最底層的老百姓一無所有,受到了壓迫剝削後,要革命就革命了!反正成功了或許能翻身!不成功還是老樣子!還不如賭一把!聖人說的死不是死亡是一種狀態,老百姓或者是弱勢群體遭受到最不好的狀態!!本來一無所有,為啥還要用讓我一無所有而威脅我!


境隨心動是如來


道德經的整篇思想就是無為兩個字,論述無為的一個簡單有效方法就是對比有為。此話選自老子第七十四章的開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意思很直白:百姓連死都不怕,統治者用死來威脅他們會有什麼用呢?問題當然是為什麼百姓不怕死?一般情況下只有腦殘,比如用死亡威脅別人而不怕後果的人,才不怕死。百姓不怕死,因為統治者的有為,統治者為何、如何對百姓有為?以五十三章為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顯然統治者的有為就是像強盜一般壓榨百姓而逼得百姓走投無路、生不如死,而前者偏偏總是腦殘用死亡去威脅後者。實際上,讀懂本章的第一句不難,難的是讀懂本章的後幾句論述,那才是理解老子無為之道的關鍵,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此地,老子先說“我要殺了那些惡霸”,接著卻又說,“殺人是屠夫的職責,我不幹。”還說,“殺人者很少有不傷自己的。”這豈不是“冷血動物”說“風涼話”嗎?

正確理解上述這段話才算真正領會了老子的道學。因為我去除惡,我就有為、違背了自然的無為之道。道學的實施靠得是自悟、自律,而不是教育、政法強迫、價值觀強加於人。很簡單但很難理解和接受,這就是道德經的難懂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