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從手機到傢俱,再到汽車,國內市場被外國品牌區別對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且不說其他產品如何,單就汽車而言,無論什麼車,只要一進入國內勢必會減配、質量會下降,而且這種”特殊性照顧“已成為國人們所公認的事實。為什麼國內車企生產的車輛會這樣呢?今天我們就簡單扒一扒。

為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合資品牌的“無良”

提到減配,首先讓人想起來的恐怕就是大眾這個國內的“神”品牌了。回顧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歷程,入華之初,大眾產品憑藉“德國質量”迅速崛起,其口碑也是“無車能及”。可是隨著在中國的發展壯大,大眾似乎膨脹了不少,尤其是在車輛配置上,減配已經成為了習慣。

為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相比剛剛進入國內時的用心造車,現在的大眾卻是“一門心思”的在撈錢,為了壓榨每一輛車的利潤,其產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減配。如雙離合DSG變速箱事件,可以看出大眾就是將國人當作技術不成熟的“試驗品”。而此後曝出的速騰斷軸問題,大眾推脫2年才象徵性的召回,可以看出大眾已經“自信”到了何種地步。除此之外,還有寶來的防撞鋼樑減配、排氣管隔熱瓦減配等,大眾似乎摸透了國內消費者的“軟弱”心理。

為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雖然大眾在減配上很讓人“噁心”,但是這一陋習並非大眾一家的“專利”。在大眾汽車的帶領下,國內銷量較大的日系、美系品牌在減配上也絲毫不落下風。如馬自達3昂克賽拉在歐美市場搭載2.0L和2.5L排量的發動機,在國內市場搭載1.5L與2.0L的發動機,雖然發動機排量的不同與國情、國家政策有關係,但國內減配之後的價格卻沒有比歐美市場的便宜,想來馬自達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節省成本、賺錢。此外,海外版柯迪亞克標配車道偏離預警、360°環影、大燈清洗、陡坡緩降等配置,但進入國內之後這些配置全部都被“閹割”。

為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在安全配置方面,歐美、日本等海外主要汽車市場上,不管哪個品牌的任何車型ESP都是全系標配,但是在國內,合資車上只有中高配才會有ESP車身穩定系統,甚至有些車型高配都沒有ESP,只能選擇加錢選裝(大眾polo要選裝)。除ESP車身穩定系以外,其實還有很多被動安全配置也是車企們“重點照顧”的,諸如安全氣囊等配置。

減配為何如此猖獗?

為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車企減配猖獗,原因無非有以下幾點。第一,利潤至上。為了追求賺錢,各個車企都是想方設法的降低成本,這就導致了能減配的絕對不會標配,標準材料換成次等材料等現象頻發。更有甚者,某些車型在設計之初就留了“後手”,方便以後繼續減配。這就是為什麼新車減配的同時,質量也在不斷下降的原因。

第二,國內消費者的偏好。相比國外消費者更加看重車輛質量、舒適度,國內消費者購車時更加“感性”,車型的外觀與內飾顏值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而為了迎合國人,車企在中控大屏,全景大天窗,真皮座椅,軟質內飾用料,LED大燈等方面做足功夫。相比之下,更重要的內在就變得無關緊要了。

為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第三,法律法規與行業標準不健全。例如歐美強制要求車企安裝ESP車身穩定系統以及側安全氣囊等安全配置,這就使的車企無法偷工減料。而國內暫時沒有很嚴格的標準,導致哪些“超標”的配置與設計會直接被砍掉,如ESP車身穩定系統,10萬以下的車型90%沒有ESP,10-15萬的有50%沒有ESP。此外安全氣囊也是一個典型,如高爾夫在歐洲全系標配頭部氣簾和駕駛員膝部氣囊,國內市場的高爾夫車型上是沒有的。

車輛減配的常見部位

看的見的地方不好動手腳,那麼只能在看不見的地方或大家平時不在意的地方下手了,下面見列舉幾個常見的減配部位。

為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第一,懸架減配。首先是獨立懸架換成非獨立懸架,其次是懸架材料的減配,一般只做懸架的鋼材是Q345或60Si2Mn專用彈簧鋼,但由於這兩種鋼材價格較貴,有些車型會使用普通鋼,這就會降低懸架的強度和舒適度。

第二,隔熱鋁板減配。每年我們都會看到多起車輛自燃的新聞報道,大家都會覺得車輛自燃是天氣太熱的原因,其實很多自燃卻是減配隔熱鋁板造成的。如果隔熱鋁板被減裝,那麼發動機艙內的線纜很容易會被烤糊造成短路,從而引起火災。隔熱鋁板價格在100元左右,但國內很多車型都沒有裝。

為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第三、防撞鋼樑減配。這是最常見的減配,防撞鋼樑一般是鋁製品,不過為了節省成本很多車企選擇不裝或用泡沫等材料代替。

第四、ESP減配。這也是很常見的減配,海外尤其是歐美國家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基本上ESP車身穩定系統屬於標準配置。而國內沒有要求,所以想要ESP就得加錢。博世的ESP系統價格大約為3000元左右,一輛車節省3000元,那麼一年就是一大筆錢。

為了賺錢,不顧消費者安全,盤點合資車企的減配潛規則!

第四,輪胎減配。關於輪胎減配是很要命的,首先是使用廉價橡膠產品,不僅質量差而壽命短。其次輪轂由鋁合金材質換成鐵質。廉價的輪胎不僅會限制車速,高速行駛時容易爆胎,而且正常使用期內會有鼓包、龜裂等現象。除此之外,倒車雷達/影像、胎壓監測等也是減配的重災區,而且關於車輛的減配問題,不只存在與合資車上,國產車上也有很多,如鍍鋅鋼換成普通鋼,導致車身生鏽嚴重等,希望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嚴格要求,同時也希望車企們用心造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