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通車,目測這所大學要「火」!

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通車,目測這所大學要“火”!

2018年1月6日,新聞聯播“首繪2018”展現了中國橋樑穿江越海,為祖國山河勾勒出的新畫卷。

其中所講述的重大工程中提到港珠澳大橋。

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通車,目測這所大學要“火”!

在距離甘孜地區幾千公里的伶仃洋裡,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橋上的1280盞路燈全部點亮,這意味著港珠澳大橋已經具備通車條件。

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通車,目測這所大學要“火”!

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通車,目測這所大學要“火”!

2018年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從珠海澳門出發到香港,將從3個小時縮短為半個小時。這短短55公里更像是一條金線,把香港、澳門和珠三角的九個城市串成了一條熠熠生輝的珍珠項鍊,2018年,一個生機勃勃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活力綻放。

也許很多人好奇,國家的這項超級工程和長安大學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在這裡提及?那就得細細道來了。

眾所周知,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譽為人類史上的超級工程。這也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項目,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京滬高鐵之後又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2015年英國《衛報》將港珠澳大橋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通車,目測這所大學要“火”!

而長安大學,是一所以培養公路交通、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高等學府。有路有橋的地方,必少不了長大人的智慧與身影。從解放初期時,大跨徑、高荷載石拱橋的成功範例——延河大橋,到素有“天路”之稱的青藏公路,再到世界上最長的雙洞高速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等超級工程,都凝聚了長安大學智慧與力量。

2004年起,長安大學傑出校友蘇權科擔任這項超大型的跨海集群工程管理局總工程師,全面主持了工程建設不同階段的技術管理和科學試驗研究工作。在建設過程中帶領技術團隊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眾多設計理念得到業內廣泛認可。

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通車,目測這所大學要“火”!

長安大學校友蘇權科

在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長安大學及校友全面參與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包括設計、科研、施工、管理等各個方面。其中劉建新教授承擔了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樑工程施工圖設計通航孔橋樑(江海直達船航道橋)結構抗風性能試驗專題研究,謝永利教授承擔了外海厚軟基大回淤超長沉管隧道基礎沉降控制技術研究、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通風物理模型試驗研究,賀拴海教授承擔了青州航道橋施工監測與控制研究,沙愛民教授承擔了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工程"節段式沉管隧道路面關鍵技術"研究等。

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通車,目測這所大學要“火”!

近十年,長安大學公路學院來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百餘項,連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50餘項,攻克了特殊地區及特殊環境的公路及其構造物修築一系列理論與關鍵技術,在公路交通運輸領域形成了集群影響力,為中國公路交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多項成果填補了諸多領域的空白多,支撐了眾多國家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顯著。

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通車,目測這所大學要“火”!

2018年,還有更多的第一將在中國橋樑建設者的手中誕生。從高原到大海,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2018年,長安大學的橋樑建設者們將繼續挑戰世界難題,一代又一代的長大人也將奉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讓一座座橋樑飛架,為百姓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歡迎關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長安大學本科招生”,獲取更多長安大學精彩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