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炎炎夏日,記者一行來到昆明高新區,感受到了這裡舒適的氣候、優美的環境、高新人的務實。

作為1992年批覆建設的國家級高新區,昆明高新區走過了26年的發展歷程。昆明高新區人認為,在這個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地區發展高新事業,不能做“溫室的花朵”,而是需要緊迫的思維,更需要改革創新的魄力和勇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7年,昆明高新區實現總營業收入2002.5億元,研發創新實力也形成鮮明的昆明特色,不僅為昆明市經濟持續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國家高新區的發展中也是獨樹一幟。

新時代呼喚新使命,在中央提出要把雲南打造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號召下,在雲南省提出打造產業強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下,昆明高新區開啟了勇當“發動機”和“火車頭”的新徵程。

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立足產業優勢

打造產業強省“發動機”

“與同時期批覆的國家高新區相比,昆明地理位置不佔優勢,不利於吸引高端人才,但昆明生物資源豐富,這是我們的優勢。”昆明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勇說。

提及雲南,她的美譽數不勝數:有色金屬王國、動物王國、植物王國,這些為昆明高新區發展特色產業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記者在龍潤集團有限公司裡看到,這家過去只賣普洱茶的公司如今已推出眾多創新產品。龍潤集團(中國)有限公司總裁辦主任李燦領介紹說,他們以雲南的普洱茶為原料創新性地研發出藥、酒、茶、食品等涉及大健康產業的各個領域的產品,成為享譽中外的知名品牌。

在昆藥集團裡,記者看到,該公司利用昆明豐富的生物資源研發出各種中西藥原料、製劑、醫藥原輔材料、中藥材,成為一家集包裝材料、自產自銷、批發零售、科技開發、機械加工、製藥設備製造等多樣化公司。讓中藥中的昆藥成為藥品細分領域一枝獨秀。

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同時,昆明高新區集中精力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的特色產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大健康、金屬新材料兩大特色產業,提升發展IT和現代服務業。目前,兩大特色產業總收入佔園區總收入近80%,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產業佈局。其中,上100億元的企業4家,上10億元的企業22家,規模以上企業89家,聚集了雲南銅業、雲南錫業、貴研鉑業、貴研催化、雲南鍺業、大澤電極、昆明製藥、拜耳滇虹、積大製藥、貝克諾頓、沃森生物、龍津藥業、中國醫科院醫學生物所、山灞遠程醫療、植物藥業、舜喜生物、新生命幹細胞等龍頭企業,走出了一條資源優勢轉化為特色產業的發展之路。

“雖然具備一定基礎和條件,但實現跨越式發展不是一句空話,必須要有具體措施和路徑。”陳勇說,昆明高新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主戰場、產業增長主力軍、科技創新排頭兵的定位,深入實施“121382”工程,以園區產業轉型、動能轉換、方式轉變為重點,堅持創新驅動、產業推動、科技帶動、片區聯動、產城互動,抓住深化改革、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科技創新四個關鍵抓手,奮力開創園區跨越式發展的新局面。

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抓住創新不動搖

推進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除了特色產業外,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以及高新區‘爭先卡位’戰中贏得先機,必須牢牢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不動搖。”陳勇說,昆明高新區不僅要把鼓勵創新、支持創新、服務創新作為園區的重要標籤,激發跨越式發展的源動力,更要讓創新的氛圍更加濃厚、創新的平臺更加完善、創新的成果更加豐碩。

為此,昆明高新區出臺了一攬子支持創新的政策,用“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創新,同時,營造最美的軟硬環境,為創業者提供創新所需的“氣候”。

創新的原動力是企業,從昆明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佈局也能看出這裡的創新動力。據悉,目前,生物醫藥行業是需要投入研發力度最大的行業之一。

數據顯示,2017年昆明高新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2家,“新三板”企業2家,完成專利授權和申請1478項。昆藥集團“中藥大品種三七綜合開發的關鍵技術創建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亞太環保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雲冶·交大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與中孵高科達成合作協議;昆明高新諾泰大健康產業基金正式設立。新增曹楚南、柴之芳等8個院士工作站,引進和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國家級百千萬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高層次人才38名。

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同時,為支持企業創新,昆明高新區不僅成立了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等國家級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還設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國家級研究所2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73個,國家級、省級眾創空間13個,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28個。同時,持續加大科技創新資金投入,全社會R&D經費佔生產總值的3.89%。積極推進科技金融結合,成立兩支規模分別為1億元的貴金屬新材料和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母基金,支持、引導、促進園區主導產業加快發展。

實際上,一直以來,昆明高新區都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政產學研合作,積極打造人才高地。先後被國家有關部委批准為國家新材料(稀貴金屬)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試點、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科技與文化融合示範基地等16個國家級創新基地。今年以來,昆明高新區還以爭創雲南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為抓手,積極實施人才強區戰略。

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加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步伐

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國家高新區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昆明高新區也在積極踐行這一路徑。但路要如何走?

陳勇說,昆明高新區將按照“121382”工作思路(“1”是一個工作中心,即緊緊圍繞把昆明市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這個中心,以申報和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抓手,總領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2”是做強兩大特色產業,即做強生物醫藥大健康、金屬新材料兩大特色優勢產業;“1”是提升一個新興產業集群,即提升發展IT和金融、研發設計、保稅物流、通用航空等現代服務業;“3”是完善3個服務平臺,即完善產學研柔性平臺、孵化器催化平臺和科技金融創新平臺;“8”是實施8項重點工程,即實施創新驅動、“互聯網+”、基礎設施提升、精準招商引資、項目建成達產、城鄉統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培育、補短板惠民生八項重點工程;“2”是統籌發展兩大片區,即按照“一體兩翼、功能互補、產城融合、協同發展”的思路,西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打造科技創新核心區;東區大力建設專業園區,推進大項目集群發展,打造宜業宜居新城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奮力打造園區經濟“升級版”,把昆明高新區建設成為科技創新核心驅動區、高新技術產業化首位聚集區、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先試區、“兩型”社會綠色發展示範區、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增長極、“雙創”生態活躍的示範區。

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具體來說,科技創新核心驅動區就是要持續匯聚各類創新要素,激活大眾創業創新活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探索具有時代特徵、昆明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方式創新的新突破,引領西部地區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

高新技術產業化首位聚集區就是要營造最優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環境,集聚最高端的產業要素資源,積極鼓勵產業原創,推動產業跨界融合創新,重點培育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成為昆明市乃至雲南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重要引擎。

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先試區就是要持續不斷推進園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行政審批、機構和人事、招商引資、開發建設、薪酬制度、目標管理與考核獎懲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和先行先試,著力構建新型園區管理服務體系,為全國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作出有效探索。

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兩型”社會綠色發展示範區就是要著力發展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高新技術產業,加緊推進國家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建設,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進園區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探索示範科技創新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路徑。

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增長極就是要堅持“外引內培”雙輪驅動,加快構建高端產業體系,實現經濟規模快速增長、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堅持“ 以人為本”不斷優化宜居宜業環境,推動社會事業繁榮進步,成為引領昆明市乃至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雙創”生態活躍的示範區就是要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運用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推動創新、帶動創業,打造活躍度較高的“雙創”生態系統,將昆明高新區建成昆明市乃至雲南省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示範區。

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國家高新區30年|昆明高新區勇當雲南高質量發展“發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