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P2P平臺爆雷了,投資人可以直接向借款人追討借款嗎?

萌三歲的彤彤~


若P2P平臺爆雷,根據出借人(即投資人)、P2P平臺、借款人之間的借貸合同,理論上是可以由出借人向借款人追討借款,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行性並不高,尚未有很成功的案例。

1.只有經營性導致爆雷的平臺有可能直接追償。

根據第三方P2P評級網站統計,自己爆雷或出現問題的P2P平臺數量超過了5000家,而其中大多數並非經營不善導致的出問題,而是平臺實際控制人本身出了問題,又或是其初衷就是騙錢。

這就意味著大部分爆雷出問題的平臺標的、項目是假的,非真實的,虛構的,這類平臺基本上不可能直接去找借款人追償。只有真正經營不善導致出問題,然後公司沒有錢能夠繼續運營去追債,這種情況下有可能直接去找借款人追償。

2.P2P屬於民間借貸,追償流程複雜且緩慢。

根據上述分析,只有真正運營不善,標的真實的平臺才可能出現樓主所說的情況,也才有可能去真正的追債。P2P本質上屬於民間借貸,由P2P平臺作為中介方撮合資金方和借款方,屬於民事糾紛的範疇。

民事糾紛產生的訴訟,想要真正到達執行階段併成功拿到錢,這至少需要兩年以上,且過程繁瑣,難度可想而知。

3.不幸踩雷,最有效的方式是報警。

若真的不幸踩雷,正確執行以下三件事情,等待警方進展即可,花時間去賺錢更重要。

第一件事:平臺爆雷猴,第一時間把所有可能找到的證據都存下來,包括協議,各種截圖,銀行流水等,越充分越好。

第二件事:報警。平臺爆雷出問題了,別心存僥倖,若有一絲希望,平臺都不會選擇爆雷德,報警才是最正確的事。

第三件事:關注最新進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追償回款項處置的時候,警察不會主動通知出借人,一定要主動關注進展。

P2P平臺爆雷後,出借人想要直接去找借款人追償借款,不是說不可以,是執行難度非常大,證據收集都是一個十分漫長得過程。真的不幸踩雷,積極報警,及時關注最新進展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最近p2p平臺爆雷的確實非常多,我身邊就有很多朋友都不同程度的遭受了損失。大部分的損失都是因為自己投資的本錢到期沒有按期收回。很多平臺都發出了延遲兌現的通知。那麼面對這樣的糾紛,應當如何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呢?我們說,只能通過以下兩種方式解決:一種是去法院起訴。另一種是儘快去公安機關報案。

但是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方法,去法院起訴的前提是p2p平臺還沒有完全的跑路,或者說還沒有涉及到刑事犯罪的程度,那麼此時還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來進行解決。但是如果發現平臺已經涉及到刑事犯罪,甚至有的經營者已經將平臺進行關閉,捲款潛逃,那麼這種時候去法院起訴可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了,建議儘快收集相關證據去公安機關報案。

至於題目當中所說的,能否找借款人要求還款?

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的,但是也得需要看具體的情況,因為要看你的實際借款人是p2p平臺,還是另有其他的借款人。一般在平臺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會有電子合同。合同上所記載的甲乙雙方就是合同的相對人。所以,一般發生這種糾紛時,建議可以將實際借款人與平臺作為共同被告進行起訴。

但是有的平臺認為自己只是提供了媒介服務並未實際使用借款,所以不應承擔連帶償還責任。那麼就需要看具體的情況了。但是,在起訴的時候為了保險起見建議大家可以借款人和平臺雙方列為共同被告,儘量爭取從法律的角度或者結合實際情況要求平臺與借款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自己的損失。


任律師工作室


平臺跑路後,投資人可以直接找借款人要求還款。

一、在行使這種權利時,投資人應該先確定幾個信息。

1、可以明確借款人的信息:姓名、身份、地址、電話。

2、投資項目是逾期的

不到期的項目,投資人是沒有權利要求借款人還款的。

對於未到期的利息,投資人也無法要求償還。

比如一萬元借出去一個月,半個月的話投資人無法要求借款人還款。整一個月後,可以要求償還本金和一個月的利息。兩個月後,可以要求償還本金和兩個月的利息,以此類推。



二、p2p平臺是中介性質的,真正的合同是投資人和借款人簽訂的,如果平臺沒有跑路,它便擁有催債的義務,投資人可以要求平臺找借款人催促債務,如果借款沒有被按期償還,需由第三方擔保機構墊付。

如果p2p平臺跑路了,它催款的職能便失去了,這時候投資人可以跨過平臺行使“代位權”。

三、投資人找到借款人住址後可以按以下方法催款。

1.不要打草驚蛇,觀察記錄借款人資產信息,留下證據,以免借款人拒絕還款,隱藏資產。

2.與借款人協商解決,並注意觀察借款人是否有逃跑的可能。

3.協商無果的向借款人當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費50元。

4.如果金額大可以請律師,金額小就沒必要了。

5.如果借款人沒有能力還款,可實物抵押。

6.如果借款人有能力還款拒不還款,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四、建議和要注意的問題

1.如果路程過遠,金額較少就不要去了,得不償失。

2.食宿也可能花很多錢。

3.對身體和精神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鴻遠財經


朋友們好!p2P暴雷跑路,給朋友們造成了難以彌補心理和資金重傷!如何維權和挽回損失,就是接下來的第一要務!這關係到能否挽回,挽回多少損失!很明確的對朋友們講,這分為多種情況,有些是可以直接追討!



首先P2P平臺並不正規!理論上是一個”介紹人”的角色!但在實踐中,各種形式都有!下面給朋友例舉幾種情況:

第一,P2P平臺理財的形式是投資者與借款人直接簽訂借款協議!這種形式,投資者可以以協議的,向借款人進行追討!

第二,P2P平臺,借款人,投資者三方協議!投資者可以向借款人追討,也可以向平臺追討!

第三,P2P平臺與投資者簽訂的協議!p2P平臺又與借款人簽訂合同!投資人不能直接向著借款人追討!

特殊情況:投資人與p2b理財平臺,簽訂的是理財協議,或購買的理財產品由平臺進行實際操作!此種情況投資不能直接向,P2P平臺債務人直接追討!

綜上所述關鍵在於是與誰簽訂了協議?是平臺還是實際借款人?另外是什麼協議?如果是借款,可以追討!其它則不一定!例如投資合同等等……


理財迦


小方觀點: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更不要說風險能與股市相比的P2P了。如果你當初就是秉著“高風險高收益”的想法去投資的,那麼你就要學會承擔風險。

那麼,回到問題本身:如果投資的P2P平臺暴雷了,投資人可以向借款人追討欠款嗎?

答案是可以,但是也得分情況看!

如果這個P2P平臺本身業務真實且沒有違規,只是個別項目逾期,並且暴雷後也沒有跑路。那麼從法律上講,平臺並無刑事責任,也沒有替借款人還款的義務,而且電子合同依舊真實存在。那麼這個時候,投資者自然可以通過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借款人償還。

不過在沒有跑路和違規的情況下,由平臺出面去追討欠債是最合適的,投資人無需這樣做。

來源攝圖網

但如果這個P2P平臺是因為非法操作跑路,比如發假標或自融這種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的,這種情況,你就是向欠債人討債也無濟於事,畢竟當初籤的借款協議有沒有法律效果都未可知。這個時候投資人還是向公安機關報案,“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挽回自己的損失了。

而從最近幾年暴雷的平臺來看,基本都是自身有問題,有的是高利貸,有的是非法集資,有的是金融詐騙,多數都是打著“高收益、高回報”的旗幟吸引人投資。那你投資了這樣的平臺,就要承受得起這樣的結果。

所以,各位投資人,在投資時一定要謹慎啊!


智匯魔方服務


如果平臺借款協議真實有效,理論上講出借人是可以找借款人追討欠款的。

1、平臺借款未必真實

某些P2P平臺,只是號稱作為借貸中介,實際上玩的是自融和非法集資,借款人要麼是平臺或平臺的關聯方,要麼乾脆就是虛假的借款方。

遇到這種情況,出借人向誰來追討?

追討的結果如何,一想便知。

2、出借人和借款人未必是一對一的關係

假設借款行為真實有效,P2P平臺僅作為網絡借款信息中介,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間未必就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在欠款追討方面同樣不容樂觀。

(1)“多對多模式”

有些平臺採取的便是“多對多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每個出借人的投資款可能是借給了許多個的借款人,在這樣的情形下,出借人向借款人追討債務的成本可想而知?

(2)“多對一模式”

第二種模式下,多個出借人的投資款共同出借給同一個借款人,似乎比第一種模式維權要容易些,但是,請換位思考下:平臺爆雷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逾期,而逾期的直接原因便是借款人無力清償,試問平臺都無法收回的借款,作為出借人的個體收回的概率有多大?


西天蝸牛


債務整理為您解答 如果我的回答您滿意 希望關注我們:投資人可以直接向借款人追討借款嗎?如果投資人跟借款人之間有借款合同能證明二者之間有借款關係,有流水記錄,那麼投資人可以針對逾期未還款的借款人起訴,索要欠款。反之,如果沒有合同,也沒有流水記錄,則無法證明你們之間存在借貸關係,就不能直接向借款人索要。這個時候可以根據你手中的合同相對方起訴,索要。或者平臺有違規行為可以向公安報案,進行退賠。債務整理以給負債人一次重生的機會為己任,全國招商代理,歡迎加入我們。


用戶62627198879


某個市政府給了那麼多榮譽,315還是品牌宣傳,不到半個月就倒塌了,他們有沒有責任???


孤寂的風7


P2P金融暴雷,造成上億人的金融難民面臨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而無法生存的境地。這到底誰造成的?經過收集證據表明,這是一場政府搭臺背書,騙子唱戲,老百姓受害的歷史事實。


築路人812


我們不僅與非集沒有關係,更不能定性參與了非集過程。我們與平臺是電子出借人合同關係。是在做消費理財產品。如果運行合同變質。不是我們責任。是操作方中介的問題,與我們當初合同原望相違背。應追究中介全責。我們從主觀到客觀與非集無關。我們是正常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