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河北|地名志:乏驴岭

井陉县天长镇西侧,有一处史称“冀晋门户”的古要塞、古村落,名叫乏驴岭。询其村名的来历,据老辈人讲,其中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

相传,唐玄宗年间,八仙中的张果老等,游罢飞跨于洨河之上的赵州桥后,一路相伴云游。说话间,来到井陉百花山麓,举目远望,但见,峻峰挺拔,百花争艳,绵水环流,碧波荡扬,好一处胜观奇观。近观此山,峭壁悬崖,犹如刀切斧剁一般。

这时,年少气盛的韩湘子突发奇想:这张果老一向倚老卖老,今日何不当着众仙的面,与其一比高低!于是便对张果老说:“你老可真是骑驴不知推车的苦啊?我倒想与你比试比试!”“我也早想见识一下你的能耐!”张果老立马回敬道。轮到出招,二仙划拳裁定,众仙见证,韩前张后,轮番上场。韩湘子灵机一动:“常言说力大不越主,还是请柴王爷推车,我帮拉拽也就是了。”柴、韩串通一气,柴王说:“别看悬崖陡峭,咱车载四座名山,我俩连推带拉凌空走壁,如履平地!”张果老道:“甭说这绝巘雄险,驴驮日月,照样攀岩,如遛坦途一般!”

张果老等显奇摆能,互夸海口。早被神通广大的阿五婆听个清楚明白。也是有意劝诫他们,休伤仙家和气,就微微道出一首偈语:“天覆地载,日月光华;驴乏车倾,妄语休夸!”这时,三位仙人正在热闹动劲处。张果老见柴王使劲猛推,韩湘子抻绳卖力,飞车走壁,突然大喊一声:“车翻喽!”一来是神仙中口无戏言;二来是柴、韩二仙惊慌走神,只见身子一晃悠,撒把松绳,忽听咣当一声,车马翻落崖下。至今在东湘沟西边的绝壁上还有柴王爷车轮碾轧留下的那两道宽窄均匀、长约六丈开外的车辙印痕。

柴、韩翻车,又羞又恼。瞧见张果老倒骑毛驴,旁若无人地在峭壁上晃悠,这气就不打一处来。随即高门大嗓地回应道:“驴乏喽!”山呼河应声中,只听扑通一声,毛驴从悬崖上跌了下来,呼哧呼哧地大喘着气困乏于地。在这崎岖山岭上留下了深深的驴蹄印,“果老仙迹”成为“井陉八景”之一。之后,陆续有人在此岭上定居并建村,故以此取村名叫乏驴岭。

张果老乏驴桃花栈,史料历有记载。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重修路记》碑称:“县之西十里许,俗传张果老之乏驴,阿五婆之车覆,二仙各显神通处也。”清雍正版《井陉县志·山川》篇云:“乏驴岭在县西十里,百花山东。《列仙传》:张果骑驴困乏于此,今石上有蹄痕。”在今日之乏驴岭百花山景区,还幸存八仙对弈处和栖息地留下的“八仙台”“八仙堂”“柴王沟”等史迹。

清代陉邑诗人蔡承泽,至乏驴岭谒果老洞,留下了千古绝唱:“昔闻此境绝尘埃,今获登临俗眼开。漫道骑驴人已杳,仙云犹绕洞门来”,令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陈生明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8年9月2日第10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