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者爲王》:中國也應該多拍拍偉大失敗者的電影

《敗者為王》:中國也應該多拍拍偉大失敗者的電影

事先張揚的《李娜傳》尚未開拍,李宗偉真實經歷改編的勵志電影《李宗偉:敗者為王》已在開學季上映。對於李娜,中國人往往有著比較遲到的認識,畢竟李娜在單飛之後才揚名立萬,甚至不如李宗偉在中國的成名更早。十幾年來,李宗偉作為中國隊最努力的對手,一再與林丹對戰到底,成為中國媒體的常駐者,他的失敗更為突出。


《敗者為王》:中國也應該多拍拍偉大失敗者的電影


常昊和李宗偉,可能是我旁觀亞洲體育界最為熟悉的兩個“著名的敗者”。他們不可謂不優秀,然而既生瑜何生亮,在他們的時代卻有更為出色的大賽型選手,經常在重要關口擋住他們的登頂之路。99.9999999%的人都不是李宗偉和常昊的對手,我們絕對應該向李宗偉致敬。


《敗者為王》:中國也應該多拍拍偉大失敗者的電影


馬來西亞羽毛球選手李宗偉,相信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過去十幾年經常看到的那位對抗者,他一再成為林丹的背景,但是我們並不知道李宗偉的心路歷程和人生軌跡。李宗偉經常輸,輸了沒問題,下次再打,也許還會輸,但也許就能贏,這就是偉大失敗者的不屈服的奮鬥。馬來西亞電影《敗者為王》值得大家觀看,我們必須要認識這些偉大的失敗者,正是他們讓對手更強大,假如沒有李宗偉,或許林丹也未必有那麼強的戰力。正是當年韓國和日本棋手如大山般存在,才有今天中國圍棋橫掃天下的群狼戰術。


《敗者為王》:中國也應該多拍拍偉大失敗者的電影


中國體育界在重點項目上有個突出特點,那就是在攻堅拔寨階段,艱苦攀登的選手,知名度往往很高,其實也就是如同李宗偉、常昊、葉喬波一樣的偉大失敗者(他們只是銀牌比金牌更多一些)。而成為某個項目的王者之後,反而會遭遇輿論場的某些紊亂反應,比如說劉翔、孫楊和林丹,其實他們都站在中國體育史上的前排。中國人的性格之中,對於勝利者往往嚴苛,對於失敗者也缺乏一種理解。嚴苛在於覺得可以做得更好,又專又紅、道德和專業都要是模範。而偉大失敗者,也往往不能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覆盤,特別是通過電影等藝術方式,將偉大的失敗者的人生再進行更全面的詮釋。


《敗者為王》:中國也應該多拍拍偉大失敗者的電影


魯迅先生在《華蓋集·這個與那個》中曾經感慨“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身為華裔的李宗偉,就非常符合魯迅對於“失敗者”的要求,他的心力異常彪悍、堅忍不拔,向著一切可能的高度前行,打野球也罷、專業訓練也好,只要能夠更為舒展和痛快的前行,就不會停滯,硬挺著、再努力一下,不到最後一場絕對不認輸,輸了?不怕,再來過。


《敗者為王》:中國也應該多拍拍偉大失敗者的電影


《敗者為王》通過李宗偉的奮鬥之路,講的還是人類的通識與常識,努力是奮鬥的關鍵隘口。如果執意成敗論英雄,那麼人世間的凡人如何堅持自我呢?每個人的理想,也許都有些凌空、不接地氣,但是朝著目標前進就值得鼓勵和讚許,中國也應該多拍拍失敗者的電影,無論他是偉大的失敗者還是平凡的失敗者,所有偉大的人都是從平凡人中走出來。歷史是由英雄和人民共同創造的,英雄屬於人民、失敗者也屬於人民,每個人都努力向前。如同《敗者為王》這樣的現實主義的失敗者電影,應該多多在電影院裡上演,註定會鼓舞更多的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過好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