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是纪台人!

2018-9-6 寿光日报

寿光日报全媒体记者记者王全国报道 通讯员李永明

9月1日,纪台镇前老村的张志敏耐心等待了七八天后,迫不及待地栽下了新一茬的茄子苗,守着一棚新绿,他的心里得到些许宽慰,此时,他朴素的致富梦在被冰冷洪水击碎后,又慢慢重新编织了起来……绿意、新生,这也是整个纪台镇近日的样子。力量让人更有希望。洪水来袭后,纪台镇便和时间展开了竞赛,但是纪台不是一个镇在战斗,灾情发生后,潍坊以及寿光的38家单位迅速集结,驰援纪台。他们众志成城,大喊着水不退人不撤,和纪台同进退!他们怀抱爱心,携带着物资、水泵、水带、种苗,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和纪台并肩作战,让群众的损失能更小一点,让纪国故土焕发新生的速度能更快一点……

把铁军精神亮出来!

“同志们,我们要发扬铁军精神,全力以赴支援纪台,展现我们圣城干部的钢铁作风!”市委常委、圣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马焕军对着对讲机大喊。“收到!全力以赴!”“收到!一定坚持到底!”“收到……收到……”一时间,对讲机里马上传来铿锵有力的回复声,话语里的信心和坚定令人无比振奋。这一刻是8月27日上午8点。纪台镇受灾后,市委市政府安排圣城增援纪台,全力加快纪台救灾进度。灾情就是命令!连夜,圣城街道主要负责人到纪台召开调度会,部署全面工作。27日早上7:00,圣城街道10名领导干部、28 名机关干部到达纪台,分成六个小组,同滨州、福建消防官兵一道,到灾情较重的同兴、郝家、寨子、青邱、西常等村及大棚区,排积水、清淤泥,开展防疫,众志成城打响纪台抗灾救灾攻坚战!

时间打紧,就是决胜的大前提!三位总指挥马上开启了战斗模式:27日凌晨指挥部一成立,8 张各色纪台地图齐刷刷上墙,请来了老支部书记、请来了水利行家,紧急研究纪台的整体排水方案,碰撞、谋划,一条条决策在这里形成,一项项指令从这里发出……

总指挥们惦记着灾情和群众,必须到前线,到群众身边!每天早上6点,总指挥们第一项工作就是逐村走访,查看受灾情况。积水没膝,道路难走,就汽车+三轮车+两只脚——水少的地方坐汽车,水多的地方,借群众的三轮车,水再多,就趟过去。8天,纪台镇72个村庄全部转遍,灾情全部掌握……在总指挥们的感染下,圣城38名干部团结一心,像一个个钢铁战士奋战在各自岗位上,不叫苦,不叫累。每天从早上6点半一直干到晚上7点,每天雷打不动工作12个小时。中午吃饭时间仅有15分钟,工作进展到哪里,哪里就是餐厅,树荫底下,屋后阴凉处,简单一蹲,急匆匆填上几口盒饭,喝点矿泉水接着干……

科级干部王福华,洪水来时当晚抗洪扭了脚,脚踝韧带撕裂,接到动员命令,他摸起了几盒止疼药,就跟着大部队来了纪台,每天清理淤泥、打扫街道,王福华咬着牙坚持到了最后。“纪台受灾,人人义不容辞,不能因为这点小伤小痛就拖后腿。”王福华说。

建桥学校校长李东旭,在得到为500 名消防官兵做好生活保障的命令后,通知全体教职工全部取消假期,投入到保障官兵生活的特殊战斗中来。他带领教职工,仅用一个小时就清理出500多个带空调房间,为了节约时间,征调100 名教职工到食堂帮厨,不等官兵到达,全部将饭菜盛到饭盒,端上消防官兵的餐桌……

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这就是救危,这就是济困!这就是铁军式的帮扶!

来了 我们就是支部书记的一个兵!8月26日晚上11点,纪台安家村的村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此时30号人正在进行一场排水大会战。洪水过后,安家村的大棚区和一半村庄成了汪洋,为了紧急排水,村“两委”组织群众连夜安装水泵,经过一宿奋战,关系安家村命运前途的生命线才被打通,积攒多日的洪水随渠远去。

这场夜战的核心是三位外地人,他们是潍坊农业综合开发办的曲成祥、阎洪金、刘长江。8 月25 日,他们作为潍坊第一批抗灾救灾包村联户工作组成员来到寿光支援,按照部署,他们三人的小组负责包靠纪台镇安家村。

25日一早,由于道路到处积水,他们一路辗转3个小时,才从昌乐进入安家村。来到安家,情况令人震惊。生产区全部是深达一米半的积水,整个村庄一半也“泡”在了水里。更严重的是,由于村北积水严重,物资进出受困,村内所有商店的面粉被抢空,全村面临断粮的困境。

“杨书记,我们兄弟仨来到安家村,就是安家人,从今天开始,我们全听从你的指令!”一句话令安家村党支部书记杨华德无比感动,像是黑夜中一丝光亮给予了莫大的力量。

接下来,工作组三人便“钉”在了村里,配合杨华德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大水围村,安家当务之急是抽水排涝,但是村民家家户户抽水泵都是小排量的,根本不起作用。工作组赶紧协调来三台大功率抽水泵,一天24小时抽水,连续作业5天,村内的积水才排尽。

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缺粮,工作组又急忙协调了500袋面粉运来安家,第一时间发到灾民家中,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这一批面粉是第一批进驻安家村的物资,给了与外界隔绝多日、内心孤立无助的安家村人莫大慰藉。

水排了,粮有了,工作组又配合村里积极进行村庄防疫和大清理工作,连续三次防疫消杀以及一次生活垃圾大清运后,安家村逐渐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了解到安家地势低洼,常年内涝严重后,抱着帮就帮到底的态度,工作组商量进行村庄水利规划,他们协调资源,准备在村最低洼处建设一个永久泵站,彻底根治安家的内涝问题。了解到大棚区可能面临重建的情况,工作组计划继续跟踪帮扶,帮助村庄尽量争取政策资源,启动园区建设……

交谈中,工作组每个人都像村里的当家人在规划自己村庄一样,娓娓道来,似乎心里有说不完的想法,干不完的事……

连续10天,工作组三人一直盯靠在安家,“水不退,村不洁,我们就不撤!”他们和村干部并肩作战,和村民一起出工,他们的举动和实干鼓舞了安家人,更感动了安家人。

刘长江来到安家的第二天,突犯急性阑尾炎,但是正是排水的关键时期,医生叮嘱他赶紧手术治疗,刘长江不听,始终坚守岗位、带病开展工作,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到村里卫生室简单打点消炎针,村民劝他回家做手术,他却摆摆手,“排水要紧,等水退了再说。”

防疫期间,为了准确获取村里蚊虫密度参数,需要在村里五个点进行“人肉”采集,没人愿意,阎洪金主动请缨,“我来!”,他挽起裤腿在户外一站半个小时,一动不动,让蚊虫任意叮咬……

看到三位“外人”就像自己人一样在村里忙活,村民怎么都不相信是潍坊派来的驻村干部,“抬水带、安水泵、清理淤泥,啥都干,一点没有上级干部的架子!”最终三条汉子真帮真干的举动感动了所有安家村民,9月4日,村民们自发地将一面写着“携手同心抗洪灾慷慨解囊行义举”的锦旗送到了工作组。

纪台有难我们都是纪台人!圣城街道、潍坊农业综合开发办,只是这次帮扶纪台单位的一个缩影,从8月25日开始,潍坊及我市的38个部门单位先后对口支援纪台。

三官村,按照要求由市委党校包靠,接到任务后,8月29日,市委党校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派遣2人工作组进驻村里,为三官村捐赠3万元现金,逐户实地走访调研灾情,积极帮助村里排水,为三官村在困难时期提供了坚实支持;冯家村,审计局4人工作组进驻,带来了大功率水泵2台、水带3000米,帮助村里将寿尧路以东积水排到尧河河道;同兴村,9月1日税务局3人工作组进驻,捐赠了大功率水泵4台、水带1400米,计划帮村里在丹河修筑一座简易桥,方便群众出行;陈家村,公安局7 人工作组进驻,协助村里24小时轮流值班排水,积极化解村与村、户与户之间排水矛盾……

行走纪台,处处都是帮扶的身影,村村都有感人的故事。所有单位和纪台干部群众通力协作,齐心协力,倾注满腔真情和全部精力,全力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当中。他们不知疲倦、忘我工作、忙碌奔波的身影留在了纪台灾区每一名群众的心中。

这张名单也被纪台老百姓深深铭记:潍坊市民航局、教育投资集团、农业开发办、金融控股集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民政局、商务局、司法局、发改委等9家单位,以及寿光市府办、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住建局、商务局、党校、审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旅游局、工商联、税务局、烟草局、环保局、投促局、海洋与渔业局、广播电视台、日报社、潍坊科技学院、金融办、农村商业银行、农行、工行、园林建设集团、港投集团、水务集团、圣城街道、化龙镇29家单位。

“来了,就是纪台人!”帮扶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与村民同吃、同住,现场感受受灾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困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携手当地干部、村民们形成一个拳头,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带着感情帮,带着责任救,扎实敬业的作风、平易近人的态度,已给当地干部群众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成为了当地群众的“贴心人”。

古国见证,纪台铭记。38家单位的义举驰援,让洪水与痛苦浸泡过的纪国故里,燃起希望;四面八方汇聚,爱心与斗志交响在凤凰栖息之地。纪台群众不会忘记,这雪中送炭的善行义举必将跟随一道道堤坝、一条条水渠永传后世,被百姓称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