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這話到底有多忽悠?

■俗話說“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這話到底有多忽悠?

■在“結繩家譜”上,弓箭和紅布條各代表什麼?

最古老家譜啥樣

甲骨文刻的“老倪家”家譜

說起家譜,稍微有點年紀的人都不陌生。不過,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中國人的家譜歷史,幾乎與我們的文字歷史一樣漫長。

上海圖書館原歷史文獻所所長王鶴鳴告訴記者,早從商代開始,中國人就有了文字家譜。“我們都知道,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研究發現,甲骨文當中,就有一些是專門記載一個家族人物、世系的甲骨。如三千多年前殷商武丁時期的‘甲骨家譜’《兒氏家譜》,這裡的‘兒’,就是後來的‘倪’姓。這也是中國最早的用文字記載的家譜。”

武丁是商代第十世二十二任國王,距今大約有三千多年。這件家譜一共記錄了兒氏家族十三個人名,其中父子關係的十一人,兄弟關係的兩人。也就是說,這件家譜共記錄了這個家族十一代的世系。

在沒有紙張的古代,古人就地選取合適的材料作為記錄家譜的載體。除了甲骨家譜,商代末年還出現了記載家族世系的青銅器,漢代則流行在石碑上刻家譜。而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則有結繩家譜和口述家譜。

王鶴鳴說,例如我國東北的鄂倫春人,一直到十七八世紀,還在馬鬃繩上打結記事,“他們通過打多少結,知道本家族有幾代人,五個結表示五代,十個結表示十代,他們將表示世代的繩結,掛在房子木樑正中,非常崇拜。”而東北的錫伯族,一直到了20世紀初,仍保留著結繩記載一家人輩數、人數、男女數的習慣,“生一個男孩,在繩上系一個小弓箭,生一個女孩,則系一根紅布條。”

雖然早從商朝開始,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家譜,不過,真正意義上內容形式完備的家譜,其開山之作,則被認為是周代的《世本》。

李世民武則天未能免俗

得了天下趕緊篡改家譜

《世本》出現後,中國進入了官方修譜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家譜,主要是為政治服務的。

南京大學歷史系的胡阿祥教授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南朝齊年間,有位叫賈淵的人,他家世代鑽研譜學,為“十八州士族”修譜。當時,由於門閥制度極度膨脹,官員的升遷,以他的姓氏、血統為依據。有個叫王泰寶的人,為了獲得在官場晉升的機會,想辦法賄賂賈淵,想把自己冒充為琅琊王氏寫進琅琊王氏譜。王泰寶為何要費盡心思擠進琅琊王氏譜呢?只因為這琅琊王是王姓的郡望之一。琅琊王氏自兩漢以來是世代的儒學大族,歷魏晉琅琊王氏經入仕逐步成為當時的頭號門閥士族,被晉元帝司馬睿稱為“第一望族”。詩人劉禹錫詩中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指的就是琅琊王氏。

面對王泰寶的賄賂,賈淵“通融”了。尚書令王晏知道此事後,揭發賈淵,御狀告到齊高宗那兒。賈淵被關進監牢,按照當時的法律“當極法”,就是該判死刑。賈淵的兒子“棲長謝罪,稽顙流血”,朝廷感念賈家歷來有功,才免了賈淵的死罪。

儘管偽造家譜“當極法”,但是靠血統“別選舉、定婚姻、名貴賤”的封建時代,不斷有人“知法犯法”。就連唐太宗李世民也未能免俗,他組織官員編纂《氏族志》,將293個姓分成九等,李氏名列一等。武則天掌權後,又組織人編了《姓氏錄》,把武姓列為一等。

這套家譜為何價值連城

它有800多歲,是宋代皇室譜牒

在中華尋根網上,記者看到,網站首頁上有個“在線家譜”專題,裡面排列了許多姓氏。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大概有400多個姓。點擊其中任何一個,都可看到該姓家譜的詳情。假設一位老家在江蘇的錢先生想查家譜,就可以在搜索欄目中輸入姓氏“錢”,在“譜籍地”一欄選擇“江蘇”,屏幕上就會出現無錫、蘇州、鎮江等地錢姓家譜,點擊進入即可查詢。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的楊印民博士告訴記者,在中國圖書館收藏的這些家譜中,最珍貴的,要屬宋代皇室譜牒。“這裡的譜牒,就是我們常說的家譜。宋代的皇室譜牒共有五種,傳世的只有仙源類譜與宗藩慶系錄兩種。因其出身之貴、家族之顯、年代之久、傳世之孤,堪稱價值連城。”

那麼,宋代的皇室譜牒是什麼樣呢?楊印民博士說,仙源類譜與宗藩慶系錄的書衣是皇室專用的明黃色織錦,開本闊大,高寬約為40×28釐米。至於這兩本皇室譜牒是如何流傳至今的,說來話長。

靖康之變後,北宋時期所修的皇族譜牒全部被毀,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後,朝廷組織人員重修。重修後的仙源類譜重“官爵遷敘”,宗藩慶系錄則重“辨譜系”。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將南宋皇室譜牒運到大都(今北京)的秘書監。元滅亡後,宋皇室譜牒歸明朝的文淵閣,後來又傳到清朝的內閣大庫。清朝末年,內閣大庫的藏書劃歸學部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前身)。

為何到處都有名門之後

未必都是真的,有的家譜一點也不靠譜

曾經有媒體報道,學者們在太原市郊區調查研究時,發現了一個很有意義的現象。某村的居民都姓張,附近一個廟裡還供奉著張氏宗族的靈位。村民自稱是幾千年前某個名門之後,也有家譜表明,他們是同一個張姓。但研究人員從史書記錄發現,這個張姓應分佈在河北地區,為了驗證太原張姓的來源,研究人員從村民中抽取了30 份血樣,對Y染色體上的某一基因位點作了測試,結果發現,該位點上的基因密碼分佈不一致。按照“姓氏基因”理論可判定,這些同姓人群應該不是一個祖先的後代。

看來,民間流傳的有些家譜並不靠譜。王鶴鳴告訴記者,自從宋代開始私人修譜以後,不少家譜為“光宗耀祖”,往往攀附帝王名臣為自己的祖先,比如,蕭姓拉蕭何為祖先;張姓拉張良、張飛為祖先;李姓則拉李世民為祖先。有的家譜,還請來名人作序,企圖以假亂真。但是這些所謂的名人序,有些其實是假的。例如,宋代大儒朱熹的一篇譜序,竟為周、黃、劉、戴、鄭、洪、吳等姓的家譜同時採用,其中只有姓氏一字之別。

趣說姓氏

姓為什麼是女字旁

因為它誕生於母系社會

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為了把各個氏族區分開來,“姓”即應運而生了。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也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係人群的標記。我國最早的原姓,很多和“女”有關,比如姚、姜、姬、姒等,它們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圖騰。

由於人口不斷地繁殖,一個氏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社會時期,姓、氏成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標記。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氏以別貴賤”,氏成為貴族男子的專稱。它來源主要有: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比如,晉文公重耳,就以國名晉為氏,稱為晉重;卿大夫則有的以所賜的采邑為氏,有的以職官為氏,有的以居住地為氏,例如,晉國大夫畢萬采地為魏,他的後世子孫就以魏為氏。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姓氏逐漸混同。到兩漢時,姓已基本確立,與現在通用的姓大體相仿了。

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

有的“同姓”其實根本沒關係

中國有句俗話,“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會會長朱炳國先生告訴記者,“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為何是誤解呢?朱炳國說,根據他多年研究家譜的經驗,中國歷史上改姓的事情,其實常有發生。

“例如,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李、趙、朱這三個姓,很多就是從其他姓改來的。這三個姓曾經是‘國姓’,皇帝常常會把‘國姓’賞賜給他鐘愛的臣子,自然‘國姓’就越來越壯大了。還有,我們常州有個獨特的姓‘惲’,就是從楊改來的,這裡面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朱炳國說,他還曾經見過“第五”姓的家譜,這個複姓,其實是從“田”姓改來的。“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國,國君姓田。秦滅齊國後,將田姓發配各地,這些發配到各地的田姓後人,分別被冠以‘第一’‘第二’……直到‘第七’七個不同的姓。後來,只有‘第五’一直保留了下來,東漢還有個名人叫第五倫。在江蘇的江都也有‘第五’的後人,他們是元朝從山西遷移過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