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戰爭,爲什麼只有中國人講究策略、外國人都是正面硬槓

對於策略和謀略,只能是相對而言來說,在世界歷史上的各個國家中,他們都有使用。大多數的歐洲國家給人的感覺就是,都是正面進行對抗,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感覺,不過在戰爭中,中國人的謀略確實用的比較多一些,其實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縱觀世界戰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講究策略、外國人都是正面硬槓

首先中國的軍事理論形成的時間比較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已經具有了成熟的軍事理論,當時那個時候戰爭不斷,經過幾百年的實踐,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軍事家,比如孫臏,孫武等。還有一些優秀的軍事將領。

縱觀世界戰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講究策略、外國人都是正面硬槓

可以說這是一個軍事發展重要的時期,在這段時間的幾百年間,有像張儀,蘇秦一樣的外交謀士,還有想白起一樣的優秀的指揮家,如果再往前說,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姜子牙的太公兵法,這個時候的其他地區,沒有生成正式的軍事理論,即便是形成了,也已經沒有了。

縱觀世界戰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講究策略、外國人都是正面硬槓

就是要歸功於兩個皇帝,一個是秦始皇,一個是漢武帝。秦始皇的大一統的格局,使得中國兩千年沒變化,漢武帝則是把儒學改造之後,形成了國家的正統文化。雖然不是宗教,但是和宗教沒有什麼區別,深深的植入了人們的心中。所以幾千年來,大一統的思想在中國人的心中紮根。

縱觀世界戰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講究策略、外國人都是正面硬槓

但是在歐洲沒有這樣的思想,導致國家的形勢很是分散。國力不足,城邦割據,就像我們國家的春秋時期。

戰爭的規模也沒有策略使用的空間,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是一些硬碰硬的戰爭,這就阻礙了軍事策略和謀略的發展,再者他們由於文明不斷的更替,沒有統一的傳承,很多軍事理論都已經失傳了,

縱觀世界戰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講究策略、外國人都是正面硬槓

第三點就是,東西方人的思想問題,西方人他們崇尚的是個人英雄主義,很不看重謀略的,而且還和使用謀略有衝突,所以有些謀略他們不會使用。

還有一點,就是階級問題,歐洲的戰爭是貴族之間的戰爭,他們講求原則,要面子,其實我們中國春秋以前也是這樣,比如當時宋國宋國和楚國作戰,沒有攻擊正在渡河的楚軍而大敗,成為後世的笑柄。後來中國的,戰爭變成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所以會想盡一切辦法取勝,但是在歐洲這種貴族階級存在了很長時間,所以就沒有達到用謀略的地步。

縱觀世界戰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講究策略、外國人都是正面硬槓

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