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一個縣,因一座山而得名,也是廣州的北大門!

廣東,在中國歷史上,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城市),廣東人的祖先大多數是從中原遷入的漢族, 廣東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處在我國南海航運樞紐位置上,廣東人民從秦漢開始,就通過海洋走上與世界各地交往的道路,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發源地 。今天咱們說一下廣東的一個縣,因一座山而得名。

廣東的一個縣,因一座山而得名,也是廣州的北大門!


佛岡縣中“佛岡”之名是由佛岡村而來,根據考證是因佛寺而得名。宋代以前,這個地方叫吉河洞,當時吉河洞地廣人稀。據《廣東史志》記載,麥姓為宋朝以前廣東十大姓之一。麥、沈兩姓到吉河之前,當時的摩羅山已有一間佛寺,寺毀於近代,今留下兩棵枯松,現稱九曲松。麥、沈兩姓到來之時,得到佛寺的和尚幫助,在岡田一帶建村,因由佛家點化,並且附近是低矮的山岡,因此稱佛岡村或佛岡圍。“佛岡”從此便得名。也有說佛岡得名於觀音山,說觀音山有一“天成佛像”,故而名之。

廣東的一個縣,因一座山而得名,也是廣州的北大門!


位於廣東省清遠市,位於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大三角邊緣,屬山區縣,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兩漢時分屬南海郡中宿縣、桂陽郡湞陽縣;南北朝時,佛岡南部屬浮護縣、北部屬湞陽縣。隋唐時,屬清遠英德;清雍正九年在大埔坪設捕盜同知,轄清遠、英德、從化、花縣、長寧、廣寧6縣捕務,但不負責地方行政事務。乾隆七年,六縣捕務歸各縣負責,大埔坪捕盜同知仍保留。

廣東的一個縣,因一座山而得名,也是廣州的北大門!


在中國歷史上,嘉慶年間,劃出清遠縣吉河鄉和英德縣大陂六鄉,即白石鄉、逕頭鄉、獨石鄉、觀音鄉、高臺鄉、虎山鄉,建立佛岡直隸軍民廳,簡稱佛岡廳,直隸於廣東布政使司,佛岡地方一級政權開始建立。光緒年間佛岡廳屬廣肇羅道轄。民國初年,佛岡仍稱廳,屬粵海道轄。1914年,撤廳改縣,始稱佛岡縣。民國9年,廢除道的設置,佛岡縣改屬中區綏靖公署轄。民國17年,屬北江善後公署轄。

廣東的一個縣,因一座山而得名,也是廣州的北大門!


民國25年7月,屬廣東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公署轄。1949年,佛岡全境解放,1952年,佛岡縣與從化縣合署辦公,佛岡只設辦事處。時年10月,分縣辦公,佛岡縣仍屬北江專署轄。1958年,佛岡縣與從化縣合併,稱從化縣,屬韶關行政公署轄。

廣東的一個縣,因一座山而得名,也是廣州的北大門!


1959年,從化縣劃歸佛山專署轄,1960年又劃歸廣州市轄。1961年,原佛岡縣轄區由從化縣分出,恢復佛岡縣建制。1963年,佛岡縣劃歸韶關專區轄。1983年,佛岡縣劃歸廣州市轄。1988年,佛岡縣劃歸清遠市轄。面積1295平方公里,人口32.07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