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轮融资百天后,「知因」发布了两款战略级「智慧」产品

导语:金融这团本就旺盛的“火苗”,正因人工智能这把“柴”变得越烧越旺。

金融行业正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加速转型,在这场悄无声息的变革中,从来都不缺少敢于“吃螃蟹”的人,但想要尝到“第一口鲜”却并不容易,对于这一点,知因智慧创始人兼CEO任亮深有体会。

A轮融资百天后,「知因」发布了两款战略级「智慧」产品

知因智慧创始人兼CEO 任亮

“过去是自己种麦酿酒,创业后更像是调酒师”。

今年一季度,知因智慧完成了1亿元的A轮融资,并对公司战略进行了全面升级。如今,3个月过去了,投资人、合作伙伴、市场客户都在期待这家创业公司的新动作。

7月5日,身着西装并搭配标示性浅蓝色领带的任亮,再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我们要隆重发布‘K+’战略级AI产品”。

在IBM、中科院累计工作近20年的任亮,对于技术的市场需求拥有自己的理解。“互联网巨头凭借在社交和电商领域的场景化优势,在ToC领域做了充分挖掘,而科研高校更多的贡献是在算法方面”。在任亮看来,ToB领域业务体量大,对技术的需求量高,行业的高度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垄断局面的形成。因此,知因智慧以公司金融为切入点,试图开拓金融科技的商业蓝海。

“K+” AI产品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布局,面向金融机构打造的业务场景化产品服务体系,目前主要包含Knowledgene Sale(KS)智能营销引擎和Knowledgene Box(K-BOX)知因智慧盒子等产品。

趟过“坑”,所以抓住了“痛点”

如今,“All in AI”正逐渐由口号落实为行动,国内金融机构对于新兴科技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热情,但这也让一部分金融从业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在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以后,效率和成本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问题到底出现在了哪里?

对于这些疑惑,任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没有经过场景化模型检验的大数据是伪大数据。每个金融机构都试图构建起自己的大数据平台,然而这些数据是否对业务提升有实质性的帮助,只有经过检验才能知道。所以,数据量的大小并不能决定业务的好坏,只有掌握更多“真数据”,才能构建起对行业的全面了解。

多方合作组装而成的产品,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在金融机构构建AI产品时,往往会聚合硬件厂商、软件厂商、数据商、平台商等多家资源,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成本,造成重复建设,并且“拼凑”而成的产品很多时候都会存在脱档、断档现象,对于业务开展收效甚微。

即使组建了大数据平台,在使用时仍然存在难度。拥有了“真数据”之后,如何使用便成为了新的问题,面对海量非结构数据,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技术和算法,还要对业务场景了然于心,这就对金融机构造成了新的困扰。

在过去的行业深耕中,任亮淌了很多“坑”,也正因如此,他对于金融机构面临的“痛点”感同身受,基于此,知因智慧打造的“K+”战略级AI产品实现了“开箱即用”,面向金融行业进行一体化赋能,力争让快捷、高效成为金融机构的工作新常态。

让“K+”成为全能AI助理

A轮融资百天后,「知因」发布了两款战略级「智慧」产品

知因智慧副总裁兼业务产品部总经理 刘东川

在发布会现场,知因智慧副总裁兼业务产品部总经理刘东川对KS智能营销引擎(以下简称“KS”)做了全面解读。

“曾经有一名银行客户经理对我说,营销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对于我而言,营销就是我在车的后备箱放一箱白酒,当我把这一箱白酒喝完时,营销周期任务基本就完成了”。刘东川讲得这个故事,既是调侃,也是粗放式营销的真实画像。

“我们想改变这一现象,把他们培养成营销专家”。刘东川一语概括了KS的研发初衷。

所谓AI,最终要切实帮助一线业务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秉持这一产品理念,知因智慧围绕“拓新客、促升级、增存款、配产品、防流失”五大业务场景,对KS进行了全方位打造。依靠KS,客户经理可以清晰掌握潜在客户信息,通过营销线索和辅助决策的推送,实现产品与客户的精准匹配,有效提高客户经理的业务效率,实现营销水平的快速提升。

A轮融资百天后,「知因」发布了两款战略级「智慧」产品

知因智慧副总裁兼平台产品部总经理 陈阿古达木

除了功能强大的KS,发布会带来的K-BOX也让人眼前一亮。知因智慧副总裁兼平台产品部总经理陈阿古达木表示,K-BOX是一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云部署和知识图谱场景化应用的虚拟盒子,同时也是国内首创的AI赋能产业金融,贯穿营销、风控两大核心领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K-BOX都有哪些功能?陈阿古达木介绍,K-BOX能够在短期内帮助金融机构利用AI解决实际业务问题,包含企业级大数据能力、核心知识库、营销和风控通用模型算法、基于微服务的SaaS能力和AI项目所需的PaaS平台能力。

K-BOX更像是智能领域的应用商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一键部署安装应用,快速组合配置最符合现状的AI应用项目,让多样化的服务选项促进AI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应用,帮助科技与金融实现更紧密的融合。

未来,K-BOX还将引入更多外部数据,提供更全面的客户画像服务,实现商业银行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之间的有效融合,涵盖更多业务场景,同时还将扩充风险事件和营销事件,提供产业链数据和整体分析报告服务。

伴随K-BOX的出现,金融机构在引进AI技术时面临的费用昂贵、人才短缺、数据质量差、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都有望得到解决。

两款“K+”产品让金融行业拥有了“左膀右臂”,借助这些“AI助理”,繁琐的数据处理和线索分析等工作将不再占用从业者的大量时间,人们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问题研究上,进而实现良性循环,激发行业更大价值。

创业,意味着更多责任

“我现在还会到中科院讲课,我希望把经验传递给更多人”。发布会开始前,我们在场外同任亮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从科研工作者到创业者,角色的转变让任亮感到“使命更大”。

“我觉得目前的发展瓶颈还是在于人才,特别是懂金融这个领域,懂行业知识的跨界人才”。谈话中,任亮讲得最多的还是关于行业发展前景的思考,正如陈阿古达木所言,“创业,我们是认真的”。

“创业后依旧很累吧?”

“创业当然会很累,但我们比较擅长将业务需求、算法、大数据三者融为一体,变成一款产品,这是我们的优势”。

作为学术派出身的创业者,任亮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谦逊、沉稳,但在这背后,其实还埋藏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这是时代给每个人的机会”。

临别前,任亮讲出了所有创业者的心声,随后他走入会场,登上了属于他,也属于知因智慧的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