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100计」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脱贫攻坚100计」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脱贫攻坚100计」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脱贫攻坚100计

小编说:为交流各地扶贫经验,推广各地典型经验,“中国扶贫”微信公众号联合各省扶贫系统微信公众号共同推出“脱贫攻坚100计”,计划在年内宣传推广100个基层扶贫典型案例,助推脱贫攻坚。欢迎各地推荐,小编邮箱:[email protected],案例请附2张相关照片,并留下联系方式。

【第13计】

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最美凤冈风景异,菊开万寿映霞飞。七月的凤冈,36000多亩万寿菊竞相开放,放眼城乡大地,成片成片的万寿菊连绵起伏,蔚为壮观,与流水,与山峦,与农家小屋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丽乡村图画。

「脱贫攻坚100计」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大屋村万寿菊种植基地

正值万寿菊采摘季,穿行“金色花海”,随处可见花农及采摘工人忙碌的身影,和在田间地头及农用车上大大小小堆放着采摘好的鲜菊花,收获的喜悦荡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作为凤冈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培育出来的特色产业,万寿菊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生动实践,是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绿色发展战略走出的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之路。”凤冈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马华说。

「脱贫攻坚100计」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万寿菊仓储

这是一朵富裕之花,全县今年1.1万农户种植万寿菊3.68万亩,增收4000余万元。其中1940户贫困户种植万寿菊,比往年种植玉米实现增收700多万元。

这是一朵幸福之花,“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大花园”,身边环境变美了,生活有了奔头,收益有了保障,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这是一朵情感之花,万寿菊搭起了“连心桥”,人靠得近,心贴得紧,乡里乡亲关系更和谐,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这更是一朵希望之花,凤冈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产业区位优势,定下了产业发展的锦绣目标:中国有机锌硒万寿菊生产第一县,中国全域花海旅游第一县。

「脱贫攻坚100计」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花农在收购站交售万寿菊

政府投入撬动多方资金参与

33岁的丁静旭2008年大学毕业后随父母到温州打工,有了一定积蓄。看见乡村的贫困面貌,她一心就想回到乡村创业发展。2016年2月,她在老家琊川镇大兴村大别山租了200余亩土地,投资100万余元,种植了蜂糖李,直接带动贫困户41户,间接带动劳动群众100余户就业。凤冈县开始在全县推广万寿菊产业,2017年她用自有资金和在银行贷的10万元投入在果园套种了150多亩万寿菊,当年收入20多万元。

“今年我又继续投入种植万寿菊,收成应该比去年还好。”丁静旭信心满满。

在凤冈,逢人问及凤冈万寿菊产业,人人都说“凤冈发展这朵小花好”。凤冈发展万寿菊产业不光是获得了社会的关注,更多的是获得了各个层面的资金介入。

凤冈县政府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4600多万元,在全县13个乡镇修建了18个标准的万寿菊收购站,并完善收购站配套设施,扶持万寿菊种植基地建设,每亩补助花农种子、肥料等200元,为万寿菊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降低产业风险,2017年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凤冈县人保财险公司将万寿菊种植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全县投保率78%,缴纳保费175.1万元,保额3032.8万元。县人保财险公司当年就对6月底部分受水灾、以及7月中旬后部分受旱灾的万寿菊种植户开展农业保险理赔业务,理赔面积7952.57亩,赔付金额350万元,增强了万寿菊产业抗风险的能力。

产业龙头贵州御凤天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完成了产业精深加工建设目标,完成总投资1.8亿元。

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万寿菊产业的扶持力度,县农投公司、县联社、县工行等对从事万寿菊产业发展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两年来发放贷款2580万元。 “从最初的财政投入,到现在成功吸引企业、银行、保险、大户、村集体资金进入,为万寿菊产业提供了保障,产业发展更如虎添翼。”凤冈县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义江说。

从大户带动到合作社推动

“去年,我种植250亩玉米收入16万元,今年我种植了250亩万寿菊,预计收入超过45万元。”凤冈县琊川镇大兴村红心组村民王显福站在农用车上,不停地从帮他采花的村民手中接过一袋袋的菊花。

在王显福的带领下,红心组40多农户今年退出了160多亩玉米地种植了万寿菊。此外,王显福每天要付出劳务费3500多元,从万寿菊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和鲜花采摘等整个生产环节,解决了当地30多人就近务工就业。

天桥镇漆坪村彭寨组村民杨满2017年上半年在自家地里种了4亩万寿菊,每亩较种玉米增收了1000多元。村民组20多户人家中大多数都是四五亩地在种万寿菊。为了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的,她和其他7户人家于2017年11月13日共同发起成立了凤冈县彭寨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一户是低保户,一户是贫困户。

合作社社员共同拿出40多亩土地种植万寿菊,杨满说:“今年已经打了第三茬菊花,收入24000多元。”

把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有效粘合起来,聚指成拳抱团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就会事半功倍,贫困户增收致富也就水到渠成。

在发展万寿菊产业过程中,凤冈县强化经营主体培育,严格按照“公司+企业(大户)+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以万寿菊生产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经营,各镇乡以村为单位,组建万寿菊产业专业合作社,将万寿菊种植户全部纳入专业合作社管理。支持以贫困村为主体,以村集体经济形式种植万寿菊,壮大村集体经济。

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凤冈共发展万寿菊种植户11390户,涉及14个乡镇80个村居,种植面积36865亩。其中,贫困种植户1940户,种植面积6137亩;种植大户116户,种植面积11378.9亩。1940户贫困户种植万寿菊,预计比往年种植玉米实现增收700多万元。凤冈县万寿菊种植还带动了周边正安县、湄潭县及务川自治县等地农民种植了近6000亩万寿菊。

「脱贫攻坚100计」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万寿菊育苗

栽花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在凤冈县琊川镇琊川村龙塘组,花农张明秀正在承包的地里忙着采花。看见她家有几块地里的花朵出现了一些黑斑,镇菊花办农技人员宋治国立即上前蹲下身察看,“你这几块地的花要打得药了。采花后植株上‘伤口’极易得病,不打药这片花都要受到感染。专用药就在前面的收购站就可以买到。”

从育苗移栽开始,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及后期管理,镇菊花办农技人员、御凤天泓公司农技人员隔三岔五就要到分管的田地走一圈,现场解决群众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群众送去技术服务。

“要让万寿菊产业走得更远,老百姓的收益更好,让花农们能种、会种、种得好,要诀还得是技术。”凤冈县菊花办专职副主任谢应明这样说道。

为给万寿菊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凤冈县邀请中国农科院、贵州省农科院等技术团队到凤冈实地开展科研、培训、品种示范、技术试验等方面的工作,针对凤冈县土壤气候特点,与县农牧局、贵州御凤天泓公司共同制定了技术方案,形成了一整套技术体系。

对于生产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县里都要邀请省农科院、御凤天泓公司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并拿出具体方案。把科学研发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做到问题就地攻关、技术就地集成、成果就地转化。从制种、施肥、田间管理、废物废水利用等多个层面进行技术储备及乡土人才培养。以此形成万寿菊种植栽培模式在生产中进一步得到推广,“二精三一”育苗技术、“二足三勤”的栽培管理、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和示范样板引导等种植技术,编制成《万寿菊种植技术手册》,在万寿菊生产种植中被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种植科技含量。

为了实现这些技术对每个合作社、每个农户的全覆盖,凤冈县按照“县里包片区、公司包乡镇、乡镇包到村”的原则,每个乡镇都安排了至少一个农技人员,与御凤天泓公司派遣的技术人员相互配合,开展技术培训、解决技术问题等工作,使万寿菊生产、加工技术从县到镇、到村均有专业技术骨干。与此同时,作为全县农业技术支撑单位,县农牧局自2016年以来抽调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制作万寿菊培训教材11000套,发放技术资料14300份,培训农户5617人次,进行现场指导13220人次,技术服务实现全覆盖,为万寿菊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脱贫攻坚100计」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意大利客商到凤冈实地考察万寿菊

产销对接提振花农信心

“种万寿菊好,平时有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周期正好也在农闲时节,花期长,3月育苗4月栽、6至9月把花摘,从6月中旬到9月都可以一茬一茬收,可以收七八茬。当天收完送到收购站,一周内钱就打到银行卡上了。”永和镇党湾村大塘溪沟组村民吴国恒说。今年,吴国恒带动村民连片种植了万寿菊200多亩。

在蜂岩镇收购站、在琊川镇收购站,前来卖菊花的花农一个接一个,收购站的工人则忙着称完花后,与花农一起把菊花堆进发酵池。

御凤天泓公司在全县设有18个这样的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收购站。菊花采摘后,花农们便将鲜花卖给就近的收购站,十分方便。每斤菊花在0.5元收购单价的基础上,由县财政负责整合项目资金,按0.1元/斤同步补助给花农。

据琊川镇收购站站长王德忠介绍,公司必须对花农的身份信息、资金兑现账号核对无误,便于把卖花的钱及时打到花农卡上。在菊花收购期间,镇里面还派有一名公职人员全程参与鲜花收购工作,监督鲜花收购、统计审核县级财政收购补助资金兑现。

凤冈县为确保产业各环节平衡发展,将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提供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和咨询等服务,逐步转变万寿菊收购站职能,变只收花为承担产业基地建设主体职能和收购职责。各乡镇围绕万寿菊产业也推进集种植、采摘、鲜花运输等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花农种了花,只有卖得了、卖得好,才能提振老百姓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目标。”陈波坚定地说。

「脱贫攻坚100计」贵州凤岗:种下万寿菊 铺就致富路

后记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为了让老百姓收益最大化,夯实凤冈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凤冈县委、县政府又在谋划下一轮凤冈万寿菊产业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凤冈县委书记王继松说:“凤冈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秉承‘生态立县’方略,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强力实施三大战略行动,着力推动三大变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用好山好水好生态,育牛育花育绿色,努力实现全县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凤冈县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委会联合制定的《贵州凤冈万寿菊农旅综合产业示范园总体规划(2018-2020年)》,以万寿菊标准化现代化智慧化种植为基础,融合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科普教育、智慧农业示范、特色文化展示、区域文化博览等一二三产业,构建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产业综合体。

下一步,围绕万寿菊产业,凤冈将以收购站为中心建立万寿菊产业园区,以公路沿线为主线集中连片布局产业,以中部乡镇为产业核心区,形成县域北茶南果中花产业格局;利用万寿菊夏秋开花的特点,结合县内险山俊水和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以万寿菊鲜花为景观打造土溪大屋玉水金山、永和桃坝金色农家、蜂岩安家寨土司庄园等生态旅游景点,以公路沿线大面积万寿菊景观为连接轴线,发展以赏花为主题的全域生态旅游;倾力打造中国有机锌硒万寿菊生产第一县,中国全域花海旅游第一县。培育贵州御凤天泓生物科技公司为万寿菊产业龙头,迅速完善产品精深加工建设,打造一个知名企业品牌,逐步培育成为国家级万寿菊产业龙头。

【脱贫攻坚100计】往期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