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并非一无是处,或对中国知产维权和创新意识高涨有推动作用

拼多多并非一无是处,或对中国知产维权和创新意识高涨有推动作用

拼多多上市没多久,便遭到各方质疑,负面新闻满天飞,股价也是一路狂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甚至抛出了这样的话,“假货问题是社会问题,让3岁的拼多多承担是不公平的。”

显然,大家对这种说法并不买账,假货固然难以根除,但是身为电商平台应当以身作则,积极投入到维护知产的行列中,而不是为自己找借口。淘宝在当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淘宝能够果断采取行动,线上线下合作打假,现在的淘宝赢得了大家的肯定。

在声讨拼多多的大军之中,我们能感受到大众维护知识产权意识的高涨。多年前,大家习惯了免费的音乐,音乐版权收费制度推出之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反响并不好。可多年后的今天,大家甚至都自愿掏腰包买喜欢的音乐,支持喜欢的音乐人,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已经深入人心。

拼多多并非一无是处,或对中国知产维权和创新意识高涨有推动作用

个人认为,拼多多的问题不在于卖的是便宜货,而是靠打擦边球,游走在法律边缘来运作。没有人会不喜欢物美价廉的东西,但拼多多上有大规模的“擦边球”品牌,浏览一遍拼多多的商品,似乎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个“高仿”“山寨”货横行的年代,作为电商平台之一的拼多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莆田制鞋业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制鞋技术可以说能做到以假乱真,连专业人员都难辨真假。既然莆田的制鞋业有着这样过硬的技术,为何不自己创设和发展自己的品牌?从《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中,大众对印度的制药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可是印度的制药业也是从“高仿”做起的,而如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在拼多多众多打擦边球的公司中,何不创立物美价廉的自己的品牌呢?目前,创维公司以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等,都加入了维权的大军之中,同时美国多家律师对拼多多发起集体诉讼,拼多多可谓是内忧外患。

一个国家,创新是引领其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虽被称为“世界工厂”、“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也逐渐消退。因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并不高,经常遭到各种贸易壁垒。早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而我国也在努力的进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拼多多并非一无是处,或对中国知产维权和创新意识高涨有推动作用

在中美贸易战,美国主动挑起争端,为的就是遏制中国的发展,不准中国加速推进“中国制造2025”,不准中国的产业升级。没有自主创新,会处处受制于人,中兴公司在这场贸易战中遭到了美国的遏制,其制裁时间到2025年。目前国内,华为公司为中国“智造”率先开了个好头,自主研发的“麒麟”CPU、GT技术,以及拥有一定的5G话语权,其产品在欧洲广受欢迎,前途不可限量。

而与此同时,拼多多以及打擦边球的众多企业是时候反思一下,未来的路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