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送上一副對聯,縣令氣得破口大罵,隨後卻說:我錯怪你了

明代才子祝枝山,比唐伯虎大九歲,二人才華和名氣相差無幾,性格也十分相似,因此結下深厚的友誼。做事不拘一格的祝枝山,在讀書方面也任性無比,私塾先生拿他沒辦法,但他憑藉過人的智商,年僅十九歲中秀才,考試對他來說,彷彿小菜一碟。

秀才送上一副對聯,縣令氣得破口大罵,隨後卻說:我錯怪你了

也許上天故意考驗他,此後十幾年裡,運氣一直不佳,先後多次參加鄉試,全部名落孫山,而立之年依舊取得舉人之功名。好在家境殷實,父親擔任布政使司右參政,這可是從三品官職,俸祿自然很客觀,即使祝枝山啥也不幹,也能過著優哉遊哉的日子。

古代文人聚在一起,少不了相互切磋文學水平,祝枝山也是如此。有一次,祝枝山聽說唐伯虎買來上等茶葉,作為好哥們的他,直接驅車前來,開門見山表明此行之目的,就是衝著喝茶來,催促伯虎趕緊泡茶,否則顯得太小氣。

秀才送上一副對聯,縣令氣得破口大罵,隨後卻說:我錯怪你了

唐伯虎笑眯眯地說道:“祝兄莫著急,我有一個謎語,如果你能猜出,自然會親手為你斟茶,如若不然,休怪兄弟我不盡地主之誼了。”謎面是兩句話:三人牽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打兩個字。祝枝山何等睿智,未加思考就猜出謎底為“奉茶”二字。

除了猜謎語,祝枝山還擅長對對子,其對聯水平鮮有敵手,有時連唐伯虎都自愧不如。有一年春天,縣令想找人寫一副對聯,朋友和下屬紛紛推薦才華橫溢的祝枝山,儘管此時祝枝山還是個秀才,卻比城裡的那些舉人有名,縣令對他也是仰慕已久,派人帶著親筆書信向祝枝山求對聯。

秀才送上一副對聯,縣令氣得破口大罵,隨後卻說:我錯怪你了

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既然縣令開口,祝枝山不敢不從,況且縣令已經給足他面子。拿出珍藏的筆墨紙硯,提筆寫出這樣一副對聯:上聯為“明日逢春好不晦氣”,下聯為“終年倒運少有餘財”。並將它認真裱起來,交給縣令派來的下屬。

縣令看到對聯時,恰好正在吃飯,把手中的碗筷一扔,破口大罵:好你個祝枝山,本官誠心誠意請你寫對聯,你卻詛咒我,簡直太猖狂,一定要你為此付出代價。喊來幾個士兵,火速趕赴祝枝山家中,將他綁來問罪。祝枝山一臉懵逼,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竟惹得下聯雷霆大怒。

秀才送上一副對聯,縣令氣得破口大罵,隨後卻說:我錯怪你了

來到縣衙後,那副對聯直接被扔在祝枝山面前,縣令一言不發,看他何如辯解。祝枝山明白了緣由,要來一支毛筆,在對聯上添加兩個標點,意思截然不同,上聯:明日逢春好,不晦氣”,下聯:終年倒運少,有餘財!縣令很尷尬,親自替祝枝山鬆綁,隨後表示:我錯怪你了!由此可見,漢語文化博大精深,同一句話如果斷句不同,意思可能會完全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