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淳安县1:10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研究

【概况】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18°20'~119°20',北纬29°11'~30°02',面积约4427.0 km²;下辖23个乡镇,425个行政村,12个社区;户籍人口453683人(2017年)。淳安县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千岛湖所在地,交通运输发展较快,以公路、水路为主,境内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是浙江省9个重点林业县之一,主要矿藏有铁、铜、锡、钨、皱、银、石煤、花岗岩、大理岩等22种,具有矿种多、分布广、质量好的特点。千岛湖水面广阔,是全省四个淡水渔养殖基地之一,县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社会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2018年上半年杭州各区县市GDP总量排行榜出炉,淳安县GDP总量128.6亿元。

本县位于浙西丘陵区的西部,属山地丘陵区。总体地势特点是四周高、中部低,西部有白际山脉,南部有千里岗山脉,北部有显岭山脉,均分布于县城周边地区,中部为面积573.0 km²的千岛湖。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720.0 mm,一年中近1/3的暴雨出现在6月,5~7月为高发期。境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主要支流有武强溪、云源港、东源港等数十条河流从不同方向汇入千岛湖,形成一个完整的汇水盆地。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淳安县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本次调查共发现地质灾害及隐患点488处,其中滑坡349处(潜在滑坡149处)、崩塌128处(潜在崩塌111处)、泥石流8条、地面塌陷3处。其中大型3处、中型7处、小型478处,小型占总数的98.0%。灾害稳定性经野外判别,稳定性差的277处、稳定性较差的200处、稳定性好的仅11处。

县域内地质文害主要分布于环千岛湖的低山丘陵区。滑坡(含潜在滑坡)主要发生于中低山、低山丘陵区地形坡度在30~50°,少数在60~70°之间的斜坡地带。在200处现状滑坡中,岩体滑坡仅4处,其余(196处)均为土体滑坡,规模均为小型,且以小二型为主;在149处潜在滑坡中,岩体滑坡32处、土体滑坡117处,规模大型1处、中型5处、小型143处。

崩塌(含潜在崩塌)主要发育于低山丘陵区的人工边坡中,少数分布于中低山区陡峭斜坡地带。现状崩塌分布较少,主要集中在富文乡、千岛湖镇等地,崩塌物以基岩碎块为主。潜在崩塌主要分布于新开环湖公路两侧,多发育于人工开挖的陡峭斜坡上。区内崩塌规模多为小二型,仅有1处中型潜在崩塌,潜在危害大。

泥石流主要发育于低山丘陵区,均为小型水石流,易发程度为中——高等易发。地面塌陷仅见3处,分布于碳酸盐岩岩溶地貌区。形状为圆形、方形、长条形,深0.4~20.0 m,为溶洞型地面塌陷,规模较大,目前仍有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全县共划分出里庄、金家岙、陆亩一叶家、威坪一金峰、千岛湖一富文、白坪、湖塘一姜家、双许、霞坞、里湖家、岭盘等11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合计面积583.4 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13.2%,已知灾害点有264处,占全县灾害点数的54.1%。地质灾害点平均密度45.3处/100 km²。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全县共划分出先丰、屏门一左口、石程口一石林、鸠抗一横延、里商、安阳、白马等7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合计面积为2104.6 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47.5%,已知灾害点数184处,占全县灾害点数的37.7%。地质灾害点平均密度8.7处/100 km²。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全县共划分出瑶山一临岐镇、文昌、青山口、吴山一淡竹、狮古山、梓桐一严家、许愿一大墅等7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合计面积为1568.5 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35.4%,已知灾害点40处,仅占全县灾害点数8.2%。地质灾害点平均密度2.6处/100 km²。

地质灾害非易发区:分为大源里、界首列岛两个地质灾害非易发区,总面积170.5 km²,为全县总面积的3.9%。

浙江省淳安县1:10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研究

淳安县1:10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地质灾害隐患及防治管理措施】

本次调查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450处,其中危害程度重大级22处、较大级116处、一般级312处。共计威胁人口8578人,威胁资产达1.25亿元。调查组对千岛湖镇炉峰路潜在滑坡、唐村镇风属埠泥石流等多处有代表性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编制了防灾预策及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确定危害程度为重大级或为较大级,但规模在2.8万以上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8处;重点防治点68处、重要监测点171处。协助地方政府初步建立了淳安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