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常青 大愛人生——赴四川看望著名清史專家周遠廉先生側記

學術常青 大愛人生

——赴四川看望著名清史專家周遠廉先生側記

《社科院專刊》2018年5月25日總第439期

今年4月下旬,根據單位工作安排,我到四川彭山區看望了耄耋之年的周遠廉先生。其間,我有幸近距離聆聽了周先生的教誨,親眼目睹了他從事科研工作的情形和退休後的生活情況。周先生治學嚴謹,待人和善,特別是對祖國一片赤誠之心,讓我們肅然起敬,感佩不已!

東漢張衡在《應閒》篇中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近代史學巨擘錢穆也曾談到:“要之我國家民族之復興,必將有待於吾國人對我先民國史略有知。”周先生正是有著這樣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使得先生在學術上特別是清史研究領域獨樹一幟,聲名遠播。

周先生1930年出生在四川資中縣的一個普通家庭,雖然成長於戰爭年代,但由於偏安一隅,尚能安靜讀書,完成學業。1951年順利考入四川大學,1955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前身,以下簡稱“歷史所”)工作。到歷史所後,周先生十分重視“打基礎”工作,十年如一日,潛心鑽研基本文獻,通讀了《明史》《明實錄》《明經世文編》《清實錄》《清會典》等書,查閱了許多明清文集、筆記、方誌和清代檔案,蒐集了大量史料,為日後的滿學、清史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從60年代初期,周先生開始發表個人專著和文章,並取得驕人成績。據先生講,那些年,他在未領取科研經費和出版補貼的情況下,個人出資70餘萬元,出版清史學術著作16部(900餘萬字)和清史小說4部(160餘萬字)。其中,《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乾隆皇帝大傳》等書,分別榮獲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等多個獎項。《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圖書評說》上曾刊發書評,評介先生的研究成果。同時,人民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新浪網、《北京晚報》等媒介,還對《清朝興亡史》作了專題報道,產生了良好的學術效應。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先生在閒餘之時,還專注於清史小說的研究與創作,而且反響較好。用周先生的話講:“我的主業是清史,但也寫些清史小說,我的小說有武俠、有愛情、有斷案,但講的都是治國安天下,以及人的品質、官的職責和如何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一些的故事,有一定的趣味性,不張冠李戴,不把死的活的都放在一起,該發揮的發揮,該改的改,但歷史的基本史實、人物和年代不能亂,一切都以歷史研究為基礎。”據瞭解,近年由作家、電影評論家、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影視藝術系教授峻冰先生根據周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天下第一清官》《乾隆皇帝下江南》《寧遠大將軍嶽鍾琪》三部劇本,頗受歡迎。周先生豐碩的學術成果,讓我不由地感慨:任何志存高遠的學術理想,都是坐冷板凳坐出來的,而不是想當然想出來的,只有腳踏實地、夙夜為學,才能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才能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先生目前在四川老家的居所比較寬敞,但我們卻看不到華麗的擺設,大多是書籍,尤其是客廳的一壁書櫥,頗為壯觀,裡面排滿了清史檔案、書籍和各種發黃的資料,特別是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明實錄》等文檔書櫥裡,密密麻麻地夾著發黃的卡片和便條。周先生解釋說,做卡片是他們那一代學人的基本功,這些都是長年積累下來的,也是業師生前教導的。我們問他:“時下學風時有浮躁,為何您能在這故紙堆里長時間地堅守,並能做出大學問?”周先生說:“一方面是薪火傳承,另一方面是使命使然。不坐這十餘年冷板凳,就沒有今日之通透。”短短數語,折射出周先生的為學之道。實際上,周先生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不僅得到過蒙文通、徐中舒、繆鉞、王毓銓、楊向奎等先生的悉心教導,而且還參與過新修《清史》審閱,蒐集、編輯過“乾隆朝刑科題本租佃關係史料”,抄錄過孔府檔案,撰寫過《孔府研究》,編輯過《清史論叢》,參與並承擔過國家重點項目及院所集體項目和交辦的課題任務,學習過滿文及相關輔助學科。直到現在,周先生仍筆耕不輟。正如他自己所說:“憶昔思今,辛勤耕耘,頗有收穫,於國、於清史、於讀者,都有所裨益。”

此外,周先生還有著滿滿的愛心與社會責任感。2008年,周先生遷居四川原籍生活後,除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外,還做了幾件大事。一是積極支持當地教育事業。2010年至今,周先生與老伴楊學琛為彭山區“保勝中小學”無償捐獻愛心款12萬元。當年4月下旬,周先生夫婦又為母校(四川大學)無償捐贈了《清實錄》《中國通史》《康熙漢文硃批奏摺彙編》《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等近200冊圖書。二是積極為當地改革發展出謀劃策、發揮餘熱。一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以自己的學術影響和學術鑑別力,積極支持並指導當地在古蹟遺存方面的發掘和保護。如在彭山區江口鎮明末戰場遺址的界定上,特別是對江口沉銀的“金銀財寶”數量的估計上,周先生就曾指出:張獻忠沿陝西,過河南、河北,入湖北、湖南,再進入四川,一路所獲財寶不可計量。他還指出:張獻忠確實是個有錢人,目前已知出土的寶物,還遠遠不是張獻忠寶物的全部。同時,他對張獻忠的功過也作了客觀的評價,說張獻忠有過,但也有功。三是寫碑立碑。2017年底至2018年4月初,周先生寫了3400字的“不忘歷史、不忘祖先《清代名人簡錄》”碑文,並誠請匠師精刻後立於彭山區保勝鄉,立碑共計四座,個人捐資10餘萬元。周先生的善行義舉在當地傳為美談並引起強烈反響。其間,眉山市領導高度讚揚周先生的愛國情懷,眉山市電視臺、彭山區電視臺、《眉山日報》以及成都媒介都作了專題報道。對於寫《清代名人簡錄》、刻碑,周先生曾用六個字表達了他的心情:震驚、慶幸、崇敬。這是他愛國、愛鄉、敬賢、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

周先生和許多老年人一樣也有多種老年病,但他的赤子情懷、學術追求和樂觀的人生態度,讓我們讚歎不已!用周先生的話講,他現在有“專職司機”(外出、看病皆由侄孫接送)、“定點醫院”(因先生對彭山區的貢獻,區領導對先生關照有加)、“專職廚師”(侄媳一日三餐照護),還有個人的“居住空間”(書房、臥室)、“鐵桿粉絲”(街坊鄰里十分敬重先生,都樂意為先生幫忙)。周先生表示,他現在雖然遠在四川,但時時刻刻關注著院所的發展和變化,他為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無比自豪和欣慰,他十分感謝院所領導及單位同仁們的關心和牽掛。他同時表示,現在身處新時代,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定好好生活,珍惜光陰,力爭在百歲之前完成自己最後一部專著。面對鬚眉交白且年近90歲高齡的老人,我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他,像一支默默燃燒的紅燭,為著理想、為著追求、為著薪火相傳、為著一代學人的責任擔當,默默奉獻,皓首窮經,為我們後學作出了示範、指明瞭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