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训练场上的“微腐败”

[ 1 ]

治治训练场上的“微腐败”

作风上的“微腐败”逐步得到遏制,但训练中的“微腐败”同样不可忽视。二者如同人身体上的综合征,相互影响、相互危害,必须综合施治,一个一个解决。近几年,通过大力革除和平积弊,训练中一些明显的问题得到解决,但训练场上的“微腐败”还有一定普遍性。对和平积弊进行大清扫,必须坚持“靶向治疗”,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精准施治、精准发力。这样,才能推动实战化训练不断走深走实。

——解放军报“八一评论”版

《治治训练场上的“微腐败”》

治治训练场上的“微腐败”

■赵芳斌

提起“微腐败”,人们往往把目光盯在作风上。其实,“微腐败”有时还出现在训练场。

训练场上的“微腐败”,主要表现为缩减训练时间,减少训练内容,挪用训练经费,在训练监察、考核考评、追责问责中搞私下勾兑和利益输送等。训练场上的“微腐败”,虽然不是直接损害士兵利益、影响部队风气,但如果任其发展,就会由“微”而“著”,影响实战化训练落实。

作风上的“微腐败”影响训练,训练中的“微腐败”也会影响作风。作风上的“微腐败”逐步得到遏制,但训练中的“微腐败”同样不可忽视。二者如同人身体上的综合征,相互影响、相互危害,必须综合施治,一个一个解决。近几年,通过大力革除和平积弊,训练中一些明显的问题得到解决,但训练场上的“微腐败”还有一定普遍性。对和平积弊进行大清扫,必须坚持“靶向治疗”,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精准施治、精准发力。这样,才能推动实战化训练不断走深走实。

[ 2 ]

治治训练场上的“微腐败”

“速生林”一年多就可以长成,而泡桐则需要多年的生长。少数人之所以乐于做显功,做那些容易有“痕迹”的事,就是因为它见效快,容易让人看到。但“见效快”与“有长效”是两回事儿。“速生林”一年后就没有用了,而泡桐几十年泽被后人。哪个更有用、更长久,不是显而易见吗?只有那些不求名、不图利的人,才甘心做默默无闻、久久为功的事。

——解放军报“八一评论”版

《政绩不是折腾出来的》

政绩不是折腾出来的

■杨涵

某社区的一间办公室,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先后被不同部门多次装修,每次花费十数万元。装修好挂上牌子后,基本上被闲置着。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不少媒体批评:莫把折腾当政绩。

为官一任,总要干点事,为后人造福,给后任留点东西。但如何干事、干什么样的事,却大有讲究,不那么简单了。焦裕禄留下的是大片的泡桐,杨善洲留下的是成片的树林。他们留下的“痕迹”,是货真价实的政绩,为了让“后人乘凉”。他们人虽然离任,甚至离世很多年了,人们仍然对他们念念不忘、留恋不置。

有些“痕迹”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虽然看得见、摸得着,但大家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前些年,有的人热衷于盖大楼、修马路、造花园,挖了盖、盖了挖,拆了修、修了拆,好像当一任领导,不折腾点事就没有政绩。事实上,这样的折腾不但不是政绩,而且里面大有“猫腻”,有的鼓了自己腰包,掏空了单位家底;“显绩”看起来很突出,实际上削弱了部队战斗力基础,一任出政绩,几任背包袱。

“速生林”一年多就可以长成,而泡桐则需要多年的生长。少数人之所以乐于做显功,做那些容易有“痕迹”的事,就是因为它见效快,容易让人看到。但“见效快”与“有长效”是两回事儿。“速生林”一年后就没有用了,而泡桐几十年泽被后人。哪个更有用、更长久,不是显而易见吗?只有那些不求名、不图利的人,才甘心做默默无闻、久久为功的事。所以,焦裕禄在兰考,想的是“百年大计、基本建设”,一年多时间里,在群众心中树起一座永恒的丰碑。杨善洲在大山里一待就是12年,“绿了山沟、白了头发”,但山里的老百姓永远记住了他。

明代义乌县有个大塘叫“蜀墅”,塘里的水可以灌溉农田六千多亩,但因为经常发大水而遭受灾害。县里一个叫朱震享的小官吏向县尹报告后,主持蜀墅水塘修复工程。经过三年时间,终于把这件事干成了。当地人请宋濂作记,他把这事的详细情形郑重地记录下来,并在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地说:

世上那些高谈性命以欺骗世人的官吏,听起来好像很有作为,一遇到小利害,“辄颠倒衣裳,不知所措”。这样的人,跟朱震享这样“无所为而利民”的人比起来,真不知道差距有多大。这样的人,难道不知道有所警戒吗?

宋濂真不愧为一代文豪,通过一件事,就把显功与潜功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

作者单位:77675部队政治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