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爲何自稱第三帝國?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是誰

第三帝國(Das dritte Reich)是以阿道夫·希特勒為國家元首的納粹德國的非正式稱呼。希特勒將自己認為是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和普法戰爭後以普魯士為中心的徳意志帝國(第二帝國)的繼承人,故稱他建立的“新德國”為第三帝國。

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是誰

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德國曆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得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是誰

第二帝國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它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由於共和國憲法是在魏瑪城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因此這個共和國又稱為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上臺執政,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

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是誰

第三帝國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國,希特勒自稱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三帝國宣告完結。德國為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

1949年5月,在美、英、法合併的西佔區通過《基本法》,宣佈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9月建立政府。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

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是誰

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東西方關係逐漸緩和的氛圍中,東西德國日益走向統一,1990年7月實行了貨幣統一,1990年10月3日實現了政治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