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郝峪村、竹泉村、乌村,这些地方的乡村旅游模式值得思考!

想发展乡村旅游,资源不够怎么办?投入巨资打造的百年古镇,是圈起来收门票,还是开放式?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如何处理与村民关系?……

虽然处在时代的大风口,但这个全新的行业,依旧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新老问题。这些乡村的模式,值得思考一下。

一、“公司主导、村民入股”的统一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下,依靠运营公司对村子进行统一开发、运营、管理和推广。村民将自家的田地、农家乐、餐馆等入股运营公司,和公司利益休憩紧密绑定,从而拧成一股绳,形成运营上的合力。该模式一方面解决了乡村旅游的服务标准、项目建设、品牌推广等问题,另一方面还带动了村民的共同富裕。

典型案例:山东省淄博市中郝峪村

中郝峪村曾是一个贫困村,并且没有老宅子、没有独特的山水资源。2003年开始,为了脱贫,一些村民自发搞起农家乐。后来,随着农家乐数量的增加,一些恶性竞争、欺诈客户情况出现,于是村里在2011年成立了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打造年轻的运营管理队伍。

中郝峪村、竹泉村、乌村,这些地方的乡村旅游模式值得思考!

为了促进村民的积极性,在公司里,村两委只占21%的股份,剩下的都由村民以自己的房产、果园、劳动力等各种资产来入股。村民们除了经营收入以外,每年还会获得公司的分红。

在经营上,公司统一负责村子的项目开发、运营和宣传。公司运营所有项目,按照承包方式分给业户,业户只负责搞好接待、服务工作,不得擅自接待客人。同时,所有项目价格全部由公司统一制定,所有单向收费都由公司统一收取。

依靠这个统一化运营模式,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每年经营收入将近三千万。

二、引入外来资金的古村镇开发模式

对于一些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古村镇,引入外来资金进行包装打造,并统一运营,无疑是一个发展乡村旅游的“快速通道”。

典型案例:临沂竹泉村

竹泉村地处山东省沂南县北部,是中国北方少见的古式村落。后来由青岛龙腾集团投资1.56亿元进行整体打造。

中郝峪村、竹泉村、乌村,这些地方的乡村旅游模式值得思考!

经过几年开发,这里已成为一处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核心,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会议、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也是山东省第一个系统开发的古村落度假区。

在开发古村落的基础上,竹泉村还大量挖掘本土文化、美食、民俗传统等,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旅游对于文化休闲体验的需求。如今,竹泉度假村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2015年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8000万元。

三、一口价全包的套餐式体验模式

封闭式乡村,通过高门票限制人流,凸显的则是古村镇宁静的美,依托自己的优势资源,将全村封闭起来,用户只需一张门票,即能享受全部服务。

典型案例:乌村

乌村紧邻著名的乌镇西栅历史街区,是背靠京杭大运河的古村落,总面积450亩。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景区依托。

中郝峪村、竹泉村、乌村,这些地方的乡村旅游模式值得思考!

乌村颠覆了中国乡村游的传统模式,采用一价全包的套餐式体验模式——集吃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一体的一站式的乡村休闲度假项目,一次即可打包吃住行和30多项免费体验项目。

不能否认,乌村的成功离不开乌镇导入的巨大人流,但反过来,乌村也为整个大景区提供了原生态的乡村民俗文化体验。

乌村给我们的启示是:毗邻传统大景区的乡村旅游点,完全可以以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做景区的配套支撑甚至是对等互补,从而凸显自己的价值,从中分得一杯羹。

休闲农业“始于四川,兴于湖南”。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将于2018年9月27日-29日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百余家媒体参会,全国乡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参与,邀请6000+专业经销商、代理商到场洽谈采购,产销对接商机无限。乡博会上,农学谷与多家机构合力献上“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权威领导、一线专家和全国知名基地带头人传递乡村振兴大势,分享“十佳乡村发展模式”和实操经验,游学湖南当地代表性优秀庄园。“成果展示+产销对接+高峰论坛+实地游学”,农学谷3周年,9月长沙,乡村平台+行业盛会,欢迎你!

中郝峪村、竹泉村、乌村,这些地方的乡村旅游模式值得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