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踏四州

本人免貴姓馬,自幼就聽村裡人講述馬氏先祖的歷史由來,通過長輩的敘述和我對家譜的翻閱,對整個家族的來龍去脈有了大致瞭解,今寫下來供後世參考。

據家譜記載,我馬氏一脈,祖籍山西洪洞縣西北二十五里馬家屯,先祖馬飛興,兄弟五人,長雕興,次鵬興,三飛興,四飛旺,五飛程,飛興公之上世系不可考,又因飛興公是我支系始遷祖,故定飛興公為我支系一世祖,飛興公,元末生人,明洪武年任太醫,洪武二年奉旨前往山東治理瘟疫,因救治有功,特封青州知府,居住山東省青州益都縣矮槐樹村,與杜氏夫人葬於此。

飛興公原配夫人張氏老奶奶,受皇封誥命夫人,逝後追封恭人。張氏夫人娘門山西洪洞張家坡,生有四子,長子神寶,次子至寶,三子貴寶,四子通寶,建元年,張氏老奶奶帶領四個兒子從山西老家趕往山東青州,千里尋夫,觀見我祖與杜閣老之女杜氏祖母成婚,我張氏老奶奶恐怕姐妹不和引起家庭矛盾,決定帶領四個兒子重返山西故里,西行七百餘里開州境地,在開州東南九十里古肖坡連山之野(今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梨園鄉西馬李集村)遇到燕王靖難之役,兵荒馬亂不可前行,便定居於此,不久後張氏老奶奶壽終於此,尊母遺訓,四子需分居住各自營生,一是因為馬李集緊靠黃河,常遭黃河水淹沒,二是飛興公在朝為官,伴君如伴虎,萬一哪天舉家犯抄,分開住好留活口,長門神寶公留居開州濮陽馬李集守祖,二門至寶公遷濮州鄄城馬關帝廟,三門貴寶公遷曹州牡丹區小留鎮馬常寨,四門通寶公,先遷定陶後遷徐州沛縣馬樓。這就是家族口耳相傳的一馬踏四州。

我二世祖開州長門神寶爺,自幼精通武藝,永樂年考取武進士,後來到黃河故道治理黃河,因治理黃河有功,封江龍碑立於祖墳前,神寶爺和其七子仕良,八子仕裕葬在山東定陶普連集馬海,原黃河故道旁,三墓懸棺,這是困擾家族多年的謎底,神寶爺留居濮陽守祖,理應葬在馬李集祖墳,為何葬在此地,平原土葬很少見到懸棺,神寶爺為什麼是懸棺?有說是神寶爺有功名在世,墓地可能是朝廷欽點的,也有說是,神寶爺的棺材不落地,就是想臨時存放在那裡,等後人遷回馬李集祖墳。具體什麼原因已經無從考證,此墓地遭遇兩次被盜,明朝宰相張居正舉家犯抄,其後人為活命,連夜盜走神寶爺墳前的江龍碑記立於自家祖墳前,躲過一劫,後改性馬,現今還有張馬一說。文革時,三墓被破壞,仕良爺和仕裕爺碑記被拉去修路,後被村民偷偷找回重立,字跡斑駁,但能看清大黃名門馬氏之後等字跡。2012年,濮陽馬氏後人出資,修復馬李集張氏老奶奶祖墳,又為神寶爺及其九個兒子立了碑,神寶爺率領其九個兒子魂歸故里,也算是圓了先祖的心願。

我馬林寨馬氏就是神寶爺二子仕讓爺之後,三世祖仕讓爺居住馬李集,五世祖馬章馬友兄弟二人因黃河漲水,我祖馬章遷河東臨卜馬樓(今山東臨卜李馬樓)!叔祖馬友遷河北馬屯(今濮陽郎中馬屯),章爺遷馬樓,至第八代,八世祖載圖公,大學生馬偉爺之後,載圖公十八歲與六氏祖母完婚,公胸懷大志,一心考取功名,報效祖恩,實可嘆天不遂人願,我祖二十歲因病早逝,劉氏祖母為表貞潔,隨夫自縊而死。正德年間感動朝廷,於我馬氏祖塋立青石牌坊一座,立聖旨碑記一通。其後人即九世祖繼武公遷河東馬樓居住,十世祖馬尚鋼由馬樓遷東馬堂,十一世祖馬剛居於此,十二世祖馬志花遷濮陽梨園鄉黨堂村,育有四子懷注,懷岑,行三,四海,其後人居住村莊大概在山東臨卜東馬堂,李馬樓,河南長垣馬莊,濮陽白堽馬林寨,馬莊,王稱固馬口,我十四世祖馬四海就是我馬林寨村的始遷祖。在下文中細談。

家史是傳家之寶,先祖的創業史實為不易,望後世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