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性三种行为会得到朝廷表彰,有的很暴力!

旌表是中国古代由国家制定和实行的道德表彰行为,国家通过旌表主导社会风俗教化,从而达到控制基层社会、稳定社会秩序的统治目的。据学者考证,“旌表”二字最初分而用之,“旌”最初指旗的一种,即《周礼·春官》所言之“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月为常,交龙为旅,通帛为,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华为旗,龟蛇为旌,全羽为旋,析羽为旌”。随着时代发展,“旌”字逐渐具有表彰的涵义,在《左传》中有“且旌君伐”、“且旌善人”。

汉代女性三种行为会得到朝廷表彰,有的很暴力!

“表”最初指皮子有毛的一面。《礼记·玉藻》载“表裘不入公门”,即穿毛在外的裘皮衣服不能入公门,后来引申为表率。《礼记·表记》有“仁者,天下之表也”。旌表同时出现,最早见于《尚书·毕命》之“旌别淑恶,表厥宅里,彰善痒恶,树之风声”的记载。族表真正连用,并具有表彰制度的意思则在《后汉书·申屠蟠传》,有“表旌庐墓”之语,《晋书·郑裹传》亦有“旌表孝悌,敬礼贤能”之言。

汉代女性三种行为会得到朝廷表彰,有的很暴力!

旌表作为一种制度,在先秦时期即已萌芽,据《荀子·大略》载:“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间,式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对贤人智士表示尊崇。对女性进行表彰,早在先秦时期已有先例,如刘向《列女传》载:楚国的两位守节妇女,分别受到楚王族表,赠封号为“贞姜”、“贞姬”。其后,秦始皇曾为寡妇清筑台。但对女性进行大范围制度性的旌表则始自汉代。

从《后汉书·百官志》所载之“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来看,汉代的旌表制度业已形成。汉代皇帝的族表诏令中,或“孝子、贞妇、顺孙”并举,或“孝子顺孙,贞女义妇”等列,旌表女性已是汉代国家旌表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么,具备什么条件的女性,才会得到这一殊荣呢?

(一)孝行显著的女性

中国自古即重视孝道,对孝道的提倡可谓儒家伦理的核心,《孝经·三才章》载孔子语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汉代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后,为了达到“以孝劝忠”的政治目的,对孝道可谓推崇备置,号称“以孝治天下”。

汉代女性三种行为会得到朝廷表彰,有的很暴力!

汉代推行孝治教化的方式之一即不遗余力的旌表民间的孝行,孝行显著的女性自然也在国家族表之列。具体而言,能获旌表殊荣的显著孝行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父亡悲伤难抑、孝女追随而去。此类孝女多是在父亲因故突然亡去、尸骸难寻的情况下非常悲伤,追随亡父而去。东汉孝女曹娥,其父为巫祝,“于县江溯涛迎婆婆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东汉孝女叔先雄,因父“乘船堕湍水物故,尸丧不归”,“雄因乘小船,于父堕处哭,遂自投水死”,后携父尸同出,虽不可信,但感人至深。

汉代女性三种行为会得到朝廷表彰,有的很暴力!

二是父仇经年未报、弱女手刃仇人。东汉赵娥“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后遇于都亭,刺杀之。”东汉巴蜀地域也有一奇女子名为敬杨,其“始生失母,八岁,父为盛所杀。无宗亲,依外祖郑。行年十七,适孟。孟与盛有旧。盛数往来孟家。敬杨涕泣谓孟曰:‘盛凶恶。薄命为女,无男昆。恶嫌未报,未尝一口忘也。虽妇人拘制,然父子恩深,恐卒狂惑,益君祸患。君宜疏之。’孟以告盛。盛不纳。汉安元年,盛至孟家,敬杨以大杖打杀盛。”后会赦得免,受到旌表。

汉代女性三种行为会得到朝廷表彰,有的很暴力!

三是夫死不嫁,养姑甚谨,却蒙冤而死。如西汉宣帝时期,《汉书·于定国传》载: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索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这则材料中的孝妇由此被冤杀,昭雪后受到旌表。

总之,孝行显著的女性受到国家的表扬和鼓励。

(二)贞节妇女

汉代女性三种行为会得到朝廷表彰,有的很暴力!

在中国古代,称颂节妇是国家推行教化的方式之一、巩固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汉代对贞妇的族表肇端于西汉宣帝四年对颖川地区贞妇的奖赏。《汉书·宣帝纪》载宣帝四年诏曰:“颖川吏民有行义者爵,人二级,力田一级,贞妇顺女帛。”

必须指出的是,汉代所谓“贞妇”指“贞妇有节义”者,据《后汉书·孝安帝纪》注对“节义”的解释是:“节谓志操。义谓推让。”即贞妇主要指那些操行殊异的女性。

从汉代实际旌表行为中看,所谓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死殉节,一是夫死不嫁。史载以死殉节而受表彰的妇女不绝于书,如东汉河南乐羊子之妻遇到强盗劫持其姑以逼迫其就犯,她“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因此受到太守的旌表。

汉代女性三种行为会得到朝廷表彰,有的很暴力!

夫死而誓不更嫁的妇女一般采取极端的方式,甚至不惜自残。东汉沛郡刘长卿之妻“生一男五岁而长卿卒,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儿年十五,晚又夭残。妻虑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华阳国志》也揭示了东汉时期巴蜀地区诸多夫死不更嫁的女性受到国家表彰,有断指以章厥贞的纪配,有自沈铭情、玉洁冰清的正流等。

国家用旌表制度,给予行为贞义之妇以道德名望的表扬与奖赏,以达到教化风俗之目的。

(三)母德突出的女性

汉代某些德行突出的母亲也获得了国家的旌表。首先是那些忠义为国的母亲。在中国传统社会,忠义爱国不为男性所独有,妇女中亦有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国捐躯者。那些为了成全儿子对国家的忠心而舍弃自己生命的母亲,凭借超越私人情感的牺牲精神得到国家旌表。

汉代女性三种行为会得到朝廷表彰,有的很暴力!

光武帝时期,就曾经表彰过这样一位义母,她就是将军冯异之母。“汉冯异欲从光武。其母嘱之曰:‘汝今尽忠,莫思尽孝。我自为评以绝子内顾之念。’遂编而死。光武即位,命建庙祀之,庙在饶阳县。”这种为顾全大局,不惜舍弃自己生命的伟大精神,正是国家激励民间爱国热情所需要的,因此获得中央建立庙宇的殊荣。

其次是那些教子有方的母亲,如金口碑的母亲因“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体屠王阔氏。”

还有那些慈爱温仁,对继子恩养有加的母亲。如东汉汉中程文矩妻“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后感动继子,获得郡守旌表。

总之,旌表乃国家对妇德的具体评判准则,汉代国家所旌表的女性类型主要是孝女贞妇贤母等,重在将女性向不同人生角色的理想形象作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