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定速巡航系統出現故障無法解除?我們怎麼拯救自己的生命

大家好,我是小齊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2018年真的是多事之秋,繼"3.14奔馳汽車高速失控事件"之後,與7月28日,江西毛先生駕駛的一輛東風標緻3008汽車在福銀高速上,突然發現巡航系統失靈,踩剎車與手動關閉巡航系統等都無法將定速巡航系統關閉,被迫在高速上以110邁的時速狂奔十分鐘。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只是與3.14奔馳事件不同的是,毛先生稱:在將車輛開回4S店內檢測時,檢測到定速巡航失控和剎車失效記錄,"發動機日誌記錄到,失效時都有對應的公里數。只是這一說法廠家與4S店並未給出明確回覆。

無論事件真實性到底有多少,都再次向我們提出了警示。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定速巡航本身是為了降低長時間行車給死機帶來的疲憊感,而作用就是不用踩油門的狀態下自動的保持車速,使得車輛以固定的速度行駛。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而一般情況下,巡航解除是非常底層的安全設置,優先級極高,除了3.14奔馳事件以外,全球範圍內暫未發現第二個巡航解除不了的案例,並且奔馳事件最終的驗車結果還是沒有故障。任何車廠在底線型的安全設置上的投入是極其在乎的,巡航可以出問題,但是解除巡航這也是廠家最為在乎的事情,無法接觸的概率是相當小的;但是也不是說沒有可能。

我們應該注意的是: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無論此次事件的真實性如何,有關我們自身安全的事情,還是需要大家去注意的,一旦車輛出現剎車,變速箱或巡航系統失靈的狀態下,我們應該怎樣去處理這些緊急情況才是重中之重的。

以前有很多所謂的專家給出的解決方法一定不要去嘗試,操作不當危機生命。

錯誤的方法:

第一:拉手剎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在高速行駛的狀態下,剎車不能用,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手剎,確實,機械手剎是不受電腦系統的控制的,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在你高速行進的時候,剎車系統失靈,此時我們的車速是相當的快的,在高速上,方向稍微大一點都可能導致車輛側翻,更別說拉下手剎了,如果你這麼做一定是電影看多了,或者有著一顆飛翔的心,高速漂移你值得擁有。就算是頂級的賽車手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做到完美的手剎操作,更別說現在很多的車主只是知道怎麼開車了。

第二:熄火

還有的磚家說,在失控的情況下可以將發動機熄火,這樣巡航系統就關閉了,而車主的安全也就得到了保證。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汽車一旦熄火,不但巡航系統關閉了,包括助力系統,剎車系統,轉向系統也都全部關閉了,我國高速為了避免車主長時間行車視覺疲勞都是有著彎道的。這些系統都關閉了,那就只能看著車子撞在彎道上了,安全與否大家自己考量吧。

正確的做法:

第一:轉換檔位為空檔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自動變速箱變換車輛檔位為N擋,而手動變速箱車輛直接回空檔,一般來說,無論是自動還是手動的車,只要將檔位回至N擋,汽車就會失去向前的動力,車速也就慢慢下降。而定速巡航系統在設計的時候。也設定了踩剎車與回空檔的這兩種操作立即取消巡航狀態。

第二:主動追尾中大型客車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這種方法實在是很嚇人的,但事實上遇到此類事件,交警有時也會安排一輛車讓失控的車子裝上去,利用相對時速的原理,在追尾發生後,前車主動幫助後車減速,

PS:為什麼是中大型車?因為中大型車的質量更大,大梁也更加的牢固,撞擊上去危險係數更低,但是不建議大貨車。因為大貨車的尾箱高度通常在小轎車乘客頭頂位置,一旦追尾,可能會直接削進轎車乘員艙,所以並不推薦。

第三:主動蹭撞防護欄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這種操作難度係數較大,並且很危險,如果在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必須要置之死地而後生了。可以進行嘗試。

具體動作為,緩慢靠近高速防護欄,使車身與護欄幾乎平行,在車身與護欄無限接近的時候,大打方向盤,讓車的側面整個與護欄摩擦,摩擦的面積越大,停下的速度就越快。但謹記不可使用車頭直接撞擊護欄。

小結:

定速巡航系統失靈,標誌3008高速110邁狂奔十分鐘,上演生死時速

自動巡航系統雖然很好很方便,但是為了安全儘量能夠用腳的時候就不要去使用巡航系統。畢竟人體才是最精密的,電子設備總是會出問題的,並且問題來的非常的迅猛,根本來不及去讓你思考。並且在每次的高速行駛前都要對車輛的整車進行檢查與維修。確保行車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