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怎麼把酒賣起來?

 年底,沉寂了將近一年的中國白酒行業突然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茅臺副總被調查,中紀委防腐倡廉的鐵鉗已經伸向了國有大型酒企。從這種嚴查的趨勢看,從酒業龍頭入手未來必然波及其他酒企,只不過是時間先後的問題。但變歸變,查歸查,酒還要繼續賣下去,問題是如何能夠獲得更多的動銷與流水。

 而今手機成為人們生活的習慣,一個人每天平均花在手機上的時間約18小時,至少看150次手機。這也催生了凝聚將近6億用戶的微信。隨之而來的是亟待發掘的巨大微商機遇。

 經常聽業內人士聊起,說有人通過微信朋友圈賣面膜,一年達到了幾個億的銷量。對這種數據,筆者半信半疑,但有一個親身經歷的案例,卻活生生地印證了朋友圈的商機。一個專門從事臍橙鮮果種植的現代農戶,從今年11月7日到11月13日,僅一週時間裡,通過朋友圈賣出1000箱臍橙。

朋友圈怎麼把酒賣起來?

 只是一個普通的現代農戶,通過自身朋友圈,就能達到如此可觀的銷售數據,足以說明它所暗含的巨大“微機”。酒是快消品,也是易碎品,跟臍橙鮮果的屬性差不多,但它具備更多的消費價值,喝酒又是聚餐常事。那怎麼用朋友圈賣酒呢?

 要想精準對位朋友圈的人群,必須挑選合適價格的產品,並通過主推一款產品來集中優勢影響。一般來說 ,微信的使用者,因年齡、職業、職位等高低差異化,其人群也有十分明顯的層次化。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高管層朋友圈內,所有關注的朋友必然是自己的親人好友、同等級的其他公司或合作企業的高管層;中層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朋友圈又不相同。那麼,針對高管層,就要主推中高端價位產品,否則就難以與消費者的品味對等,容易降低身份而導致無人購買;針對中層管理者,那就要主推中端價位的產品;針對普通員工,就要主推中低端價位產品;針對80後、90後年輕人,就可以主推物美價廉的小酒產品。在產品推送過程中,不能急於求成,應先以一款產品入手,建立起品牌在朋友圈的公信力,成功之後再陸續推其他產品。

 要先培養朋友圈的口碑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無論企業公眾號,還是私人微信號,都具備微信發送功能。通過舉辦微信體驗活動,免費寄送或聚餐贈飲等全面造勢,形成朋友圈的產品關注氛圍。這種體驗活動,不僅是吸引消費參與、認知產品、培養飲用習慣的過程,也是收集受眾有效大數據的過程。無論是活動執行,還是日常信息發佈,必須要有大範圍的傳播、分享、轉發,才能帶來更大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過企業內部的全體發佈,帶動朋友轉發;另一方面就可以通過公眾號,藉助QQ空間、微博、QQ群、APP、微店等各種方式,快速發佈信息,實現最大化的傳播推送,以獲得最大效果。

 要在朋友圈獲得長久的認可,必須保障酒的品質和內容傳播的真實性。朋友圈的傳播靠的就是彼此之間的信任,誠信如金。而且在朋友圈發佈信息,時間的選擇也是一門學問。一般早上上班前半個小時,中午吃飯期間1個小時,下午下班前半個小時,晚上睡覺前3分鐘,是每個人刷微信的最佳時間。在這些時間段,發佈消息被關注到的幾率是最大的。

 每個酒企的員工很多,尤其是大型酒企在全國各地的銷售團隊很多,如果能把朋友圈利用起來,也會帶來不可估量的購買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