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山地生态修复

岷江上游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之一,其上游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地带,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1500-3000m),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人类的过度开发,使得该区域整个山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威胁着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的退化分为结构受损类型和景观受损类型,前者主要表现为生物多样性减少,群落结构简化,食物网简化,总生物量减少,生产力下降,矿质循环开放,生境恶化,以及系统稳定性减弱,抗干扰能力和自我维持能力下降等;后者主要是群落遭到成片的彻底清除,连续的景观发生片段化,从而导致边缘效应的增强,岛屿效应产生以及小种群效应增强等,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种群繁殖力减弱,以及生境恶化等。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修复

山地生态系统的修复首先必须依赖于植被的保护,植物通过根系固定土壤颗粒,地上部分阻挡和减弱雨水冲刷,成为抵抗土地退化位势的阻滞能量,保持着水土平衡,这种对植被的依附性是山地系统稳定的必要前提,也是不争的事实。其次,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入手,引入植物和动物尤其是一些关键种,重建植被系统及其食物链。重建其植被系统及其食物链,即人工植物群落及其植被建设。此外,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管理措施等也是必要的。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修复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修复

现已提 出了鱼类生境修复,河流廊道修复,河道断面修复三种修复方 案。鱼类生境修复是指修复鱼类的产卵场所,难点在于其水力学条件的模 拟,可以采取垒石措施来模拟其水流的流速。河流廊道修复的措施有(1)清理地震以后占用河道的松散堆积体,对岸坡进行 简单的削坡、挖填处理,使土坡在天然下处于偏稳定的状态;

(2)在开春时,在经过处理的岸坡表,喷洒灌木丛或者 爬山虎种子,可以增强土体的整体性,防止雨水渗透进土体 造成土体的不稳定; (3)对公路沿途的岸坡处理可以采取明洞的布置方式, 这样可以不影响沿途景观的观赏。河道断面修复是指在尽量不改变当地主要水力参数的情况下,制作对应形态的金属网,网里填充相应的 卵石,在对应位置铺设固定即可。在自然河流的横断面上, 浅滩与深潭相间,浅滩具有曝气作用,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方 便,所以利用金属笼以模拟此种浅滩与深潭。同时也将岷江上游生态分为了温凉高山亚高山林木旅游生态恢复区,干凉半山高半山农牧旅优先发展区,干旱河谷林果粮旅优先发展区和温湿河谷林果粮牧旅综合发展区。

【1】丁钰振. 生态修复功能下的山地景观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岷江上游生态修复探讨 何潇; 房强; 栗晓龙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11-15 期刊

https://wenku.baidu.com/view/ad3a795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77.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1b5b2602f242336c1eb95ee1.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52b8f69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8.html?from=search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5/115365156.shtm

http://jz.docin.com/p-1047592003.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