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海歸」回美任教 臨別贈言值千金:中國科技有三害

數學家許晨陽回美任教 臨行直言中國科學界軟環境多有不足顏寧之後,中國又一位美國“海歸”科學家回到美國執教。許晨陽接受麻省理工的聘請,自今年秋季起到該校數學系擔任教授。他在臨別贈言中指出了中國科技界3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80後”數學家、2017“未來科學大獎”得主許晨陽26日離開北京,目的地是美國,他將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執教。臨行前,他談了他這幾年的一些觀察與思考。在許晨陽看來,中國科技界有3個問題值得關注。

物質條件已經不錯,軟環境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由饒毅、魯白、謝宇三位學者創辦的新媒體平臺“知識分子”報道,2012年,在麻省理工做完博士後研究的許晨陽入選首批“青年千人計劃”,回到中國加盟北大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憑藉在高維代數幾何領域的系列突破性工作,他先後榮獲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6年度拉馬努金獎、2017未來科學大獎“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獎”等獎項,並獲聘長江特聘教授、龐加萊講座教席。去年9月,他接受麻省理工的聘請,自今年秋季起到該校數學系擔任教授。

又一位“海歸”回美任教 臨別贈言值千金:中國科技有三害

許晨陽將以正教授身份加入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加入麻省理工並不是因為我在北大過得不好。”許晨陽表示,回國這幾年,他在北大發展得很好,“一方面自己的研究做得不錯,同時這幾年回國的年輕人越來多越多,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做代數幾何的學生是以前的好多倍。”

“中國的代數幾何要發展,也需要參與國際合作,取得一定的話語權。”許晨陽認為,麻省理工數學系有很國際的一面,所以去那兒一方面出於自己發展的考慮,同時也會幫助中國代數幾何的發展。

說到中國科學界的情況,他說:“根據回國這幾年的觀察,我覺得物質方面條件已經不錯了,但是在軟環境上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能得到很好的糾正,相信中國的科學會發展得更好。”

問題之一:學風比較浮躁

“一個問題是,我感覺中國的學術界有些地方比較浮躁。”許晨陽舉了個例子:跟自己在海外的時候那些博士同學相比較,感覺中國的博士想得比較多。“我當時在海外的時候,對學術之外的事情,比如說畢業後怎麼發文章、幾年以後怎麼職稱晉升、競爭什麼人才計劃等,都考慮得比較少——大家要更單純一些,想得最多的是怎麼把學術做好。”

此外,許晨陽認為,中國好像有這種現象:出個結果一定要發個新聞。“這個事我覺得不是很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有點新聞導向研究。學術成果應該讓內行來評價,但新聞主要不是給內行人看的,所以有點外行引導內行的價值取向。”

他進一步說:基礎領域的學術成果比較專業,不見得一做出來馬上就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也不見得發很好的雜誌——即使發很好的雜誌,也不見得公眾就能理解。“我覺得現在中國做研究有一點‘等不及’、急於求成的意思。當然,可能在一個社會在發展很快的時候,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我覺得也不光是學術界,可能各行各業都有。”

問題之二:學術造假得不到懲處

“從新聞報道上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術不端不被懲罰。”許晨陽說,“據我所知,數學領域的造假事件很少。但從新聞報道來看,別的領域涉嫌學術造假的事情時有曝光,其中有剛起步的學術新秀,也有如日中天的大牛。”

他坦陳:對於數學以外的學術問題自己是外行,但從該領域的學術同行的討論、留言看,感覺學術共同體中的大多數人認為是學術造假。“讓人吃驚的是,涉嫌造假的事情被曝光很長時間了,一直沒有處理的消息,更談不上具體的懲罰措施。”

問題之三:對年輕人支持不夠

“我覺得更嚴重的問題,是對年輕人支持不夠。”許晨陽認為,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年輕人為申請各種項目耽誤太多時間,在學術管理層面機會太少。

說到年輕人的水平,許晨陽說:“我覺得數學圈裡面自己認識的年輕人,大部分學術能力還是挺好的,還都是挺純粹的,值得大力支持。我自己感覺,數學領域近幾年從國外回來的這些年輕人,普遍水平要比以前高很多。應該給他們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衣食無憂、更多地專注於學術。他們其實也不要求太多東西——起碼數學圈的人我覺得不會太糾纏這個東西,只要讓他們不用愁經費就行了。”

許晨陽認為,現在的問題是:一邊是有能力的年輕人為申請各種項目耽誤太多時間,一邊是功成名就的大牛在怎麼使用經費上花太多時間。“我就覺得現在錦上添花太多、雪中送炭太少,應該對年輕人支持更多一些。”

在學術管理層面,他認為,讓年輕人參與學科規劃和項目、人才、獎項評審等學術管理活動,不僅充分會發揮年輕人的長處,而且也能提高規劃、評審質量,對整個學界都好。

回想自己在美國讀博士、做博士後的經歷,他說:“許多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大家很早就進入學術委員會、評審基金等,那邊的年輕人跟那些更資深、更有名望的地位相對比較平等。

又一位“海歸”回美任教 臨別贈言值千金:中國科技有三害

赴美之前,許晨陽在北大的辦公室前留影。(圖片來源:知識分子)

許晨陽說:“現在國家做科學的人越來越多、體量越來越大,而且現在投這麼多錢,當然希望投入跟產出比越高越好。其實對於國家來說,科研經費也是一種投資,投資就希望更有效率、產生更好的回報。我們國家現在硬條件方面投資很大,如果能在軟環境方面做得更好,這些硬投資會更有效,那我們國家科技進步的速度就會更快,也不辜負社會公眾對科技界的期待。”

顏寧來美前,說了這些話

這已經是自去年以來,第二位具有高知名度的指標性學者從美國海歸之後,重新回到美國名校任教。2017年5月,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回到普林斯頓的消息被證實,引起廣泛的反響,距離她2007年從普林斯頓博士後位置“海歸”清華做正教授,恰恰十年。

又一位“海歸”回美任教 臨別贈言值千金:中國科技有三害

顏寧獲頒2017年度人物“年度科技人物”獎。(圖片來源:中新社)

身為一名體驗過海外一流科研體系的海歸,顏寧對於中國科學界也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

《中國新聞週刊》當時報道,在中國,一個很奇怪的事情便是,身為女科學家,性別並未讓顏寧在實際中感覺受到歧視,反倒是年齡,一再將她擋在了門外。“他們總是說,你還小,等下次吧。有的人今年再不評上,到明年就超過項目規定的年齡限制了,先把機會讓給他們。”對此,顏寧很無語。她說,國家針對青年科研人員,專門設置了一些資助計劃,本意是為了鼓勵年輕人,但實際上,這一年齡限制反倒成了卡人的門檻。招人、項目評獎的時候,本應該只看能力,而不是生理年齡。在美國,考察學術成就看的是從博士畢業到真正成為一名PI(獨立研究員)花了多少年,這樣就更加合理。

此外,她也在力所能及的時候,為改善國內的科研環境做一些事。在當時,她並不想多談這些,但她打算將來有機會把這些想法寫出來。

當然,顏寧也否認了她“負氣歸海”的猜想純屬無稽之談。“清華對我的支持非常有力,令我毫無經費之憂。可以說,我在清華就跟公主一樣。”這也是顏寧對網上“負氣出走”一說感到氣憤的原因。她解釋說,清華對青年科研人員有專項支持計劃,對於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也有一定的獎勵,在各種支持下,她並不很需要去校外辛辛苦苦申請經費。

她不無感慨地說:“在(學校)這些無與倫比的軟硬件支持下,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過了自己回清華之初的預期。”因此,她也坦承,自己是幸運的。她之所以直到今天依然可以保有稜角,是因為在清華這座象牙塔內,她並沒有經歷過太大的挫折與困難。顏寧也因此把清華看作“孃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