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狀態神話的產生時期

“神話”一詞,中國古來原是沒有的。這個詞語大概是從西歐被翻譯到日本,然後又從日本移植到中國來的。

萌芽狀態神話的產生時期

中國最早使用“神話”一詞,現在能夠查到的,是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0三年)發表在《新民叢報》上的蔣觀雲《神話、歷史養成的人物》一文。

對於此詞的含義,據各家辭書所述,中外學者所說,實在是繁雜紛歧,很難從中得到明確的認識。不過有一種通常的觀念, 卻是錯誤的,應該給予糾正,這就是認為神話的先決條件是神,必須有“神”然後才能有“話”。這是把“神話”這個翻譯移植過來的渾然一體的語詞作了中國式的理解,近於望文生義。

萌芽狀態神話的產生時期

其實“神話”一詞,本來不過是故事或傳說的意思,只因它和宗教的關係密切,宗教奉祀的神多有神話為之傳述行跡,所以才引起人們對神話必須有神的錯覺。

在原始社會前期,當宗教尚處於萌芽狀態,即僅有宗教意識而無宗教儀式,無所謂對神的崇拜,因而早期神話中並沒有出現後世概念中所謂的神。神話起源的最早時期即上限,我國民族學者楊塹推斷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即矇昧期的高級階段,比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所說的神話產生於野蠻期低級階段略早,我基本上是贊成他的推斷的,因為較符合事實。

萌芽狀態神話的產生時期

而我的設想甚至比楊望先生的推斷更早。楊望先生推斷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其時已進人母系氏族社會初期,我的設想則在原始社會前期,即矇昧期的中級階段,那時人類還過著原始群居生活,已經有了萌芽狀態的神話產生。這種神話,略近於後世所說的“寓言”、“童話”,而與後世概念中的“神話”則有較大的差異。

萌芽狀態神話的產生時期

要把這個問題說明白,須先費幾行筆墨,還得從馬克思《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說起。《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曾說過神話產生的一段話,為了確切理解它的含義,現在全文抄錄在下面一

在野蠻期的低級階段,人類的高級屬性開始發展起來。個人的尊嚴、雄辯、宗教的情感、正直、剛教、勇敢,此時已成為品格的一般特質,但是殘酷、奸險和狂熱也隨之俱來。在宗教領域中發生了自然崇拜和關於人格化的神靈以及大主宰的模糊概念;原始的詩歌創作、共同住宅和玉蜀黍麵包一所有這些都是屬於這 一時期的。它也產生了對偶家族和組成胞族和氏族的部落所結成的聯盟。想象,這一作用於人類發展如此之大的功能,開始於此時產生神話、傳奇和傳說等未記載的文學,而業已給予人類以強有力的影響。

從神話與宗教關係密切這一角度來看,這段時期既然“在宗教領域發生了自然崇拜和關於人格化的神靈以及大主宰的模糊概念”,則該是比較發展的宗教,而不是宗教的萌牙:那麼此時產生的神話,相應地也該是比較發展的神話,而不是萌芽狀態的神話。

萌芽狀態神話的產生時期

《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它這樣寫道:'蒙味人..還實行著吃人之風。潛在力的進步是很大的:已有語言、管理、家族、宗教、建具,從築術、財產的萌芽,也有最主要生產的萌芽。”

《摩爾根〈 古代社會〉一書摘要》對矇昧時期情況的敘寫未分階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卻是分了階段的。在矇昧時期中級階段,恩格斯寫道:“由於食物的來源經常沒有保證,這個階段上大概發生了食人之風,這種風氣,後來保持頗久。”對照《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 》所敘寫的來看,宗教的期芽,可能產生於蒙味時期的中級階段。應地也該有神話的萌芽了。

萌芽狀態神話的產生時期

十九世紀末葉,英國人類學者泰勒提出著名的“萬物有靈論”以後,對學術界曾產生很大的影響,宗教起源和神話起源的問題由是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說明。但是,這個學說是有缺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已一天天暴露出它的不足來。“萬物有靈論”是說萬物都有靈魂,以此解釋原始社會後期母系氏族社會以後產生的關於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的宗教與神話是可以的,而對以前的情況則很難予以圓滿的解釋。

萌芽狀態神話的產生時期

早在三十多年前,已經有人指出;泰勒的萬物有靈論“並不是完全適當的個名詞”,‘在宗教發展的開頭階段,人們還沒有特殊的關於靈魂的概念:早期宗教意識實質上不過是人與自然渾然一體、自然具有活力這樣一一個般的且頗不明晰的概念。”後來,其他一此學者對泰勒的萬物有靈論,也都各有批評。

萌芽狀態神話的產生時期

“因此,泰勒的繼承者馬雷特又提出“前萬物有靈論”這樣一個術語作為它的補充。看來,這完全是有其必要,並且是合乎實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