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想要毁掉一个人,只需做这三件小事

心理学:想要毁掉一个人,只需做这三件小事

成功的人背后受了多大的苦难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看到他们成功的表面,成功带给他们的财富与辉煌,他们的成功走向的路都是荆棘,当自己伤痕累累的时候,才到达了终点,早上人生中最巅峰的时刻,所以说想成功是非常难的。但是,想要毁掉一个人却是轻而易举的,心理学家曾经对此进行过的研究,他发现贴标签、心理暗示、否定,就能从心理上将一个人摧毁掉。

心理学:想要毁掉一个人,只需做这三件小事

一、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们就会在心里给自己一个界定,去做出符合这个标签的事情。这种反应就是因为受标签的影响所导致的,故被称为“标签效应”。

上小学时期,是一个孩子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老师会向家长传达一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请家长不要随意的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说孩子很笨,就不是学习的料,称他们为榆木疙瘩。那是因为,孩子在这种说法的影响下,就会慢慢做出相应的反应,真正的成为父母嘴里的那类人。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家长过分关注结果,而忘记过程,把坏的结果归结在孩子的聪明或笨等外力上,就会导致孩子在失败的面前选择逃避。

曾经看到过一个案例,有一个长相清秀的姑娘去向心理师咨询,原因是因为自己很自卑,而来源是自己的长相上,一切的根源出在她母亲身上。小时候跟着妈妈出去,每次妈妈的朋友和同学看到她都会说:“您可真有福气,女儿长得这么漂亮。”然而妈妈听到别人夸奖时,都会说,“漂亮啥呀?丑八怪一个。”久而久之这位姑娘就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长大后也是越来越自卑。哪怕她的同学说她长得好看。

心理学:想要毁掉一个人,只需做这三件小事

二、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再接受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一个心理案例:有一个女人,结了三次婚,三次均被丈夫家暴。哪怕她的老公脾气很好,没有过任何家暴史。

在接受过心理咨询后发现,这位女士的父母的婚姻诱导了她对与婚姻的感知。在这位女士幼时,父亲经常会对自己的母亲拳打脚踢,造成了她对于婚姻的害怕,在每次与丈夫发生争执时,总会说出偏执的话语,引起对方的不满。

心理暗示存在着两面性,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眼前的障碍;消极的心理暗示,反而会阻碍我们的发展与成长。

心理学:想要毁掉一个人,只需做这三件小事

三、持续的否定

每个人都会去做决定,但如果当一个人的任何决定得到的结果都是否定的,就会造成他对于任何事的认知发生偏差,反而会以外界的标准去认知自己所要面对的事情,丧失对自己的全面认识。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实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

6月5日,发生在山东淄博市的凶杀案,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放学回家的马某,在进入单元楼时,被突然出现的同班同学秦某持刀刺伤。马同学受伤后,钱某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追上去连捅了13刀,直至马同学彻底失去了呼吸。

秦同学对同班同学持刀相向,其根本原因居然是因为成绩的排名。秦同学并非学习很差,但是稳坐第一的永远是被刺杀的那个同学,在他眼里只要那个同学不存在,第一就会是自己的。说是一个孩子的嫉妒心使然,还不如说是家庭教育出现了偏差。

每次考试,他的父母都会说:“你怎么又考了第二?”没有表扬,没有鼓励。有的仅仅是抱怨与不满。如果一个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自己家人的否定之下,很容易就会变得偏激,情绪容易激动,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