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那么远,又那么近

你以为北上广的繁华代表了中国,但其实西部山区仍有家徒四壁的贫困;你以为打开水龙头水就会源源不断流出,但其实“水荒”正由北向南蔓延;你以为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其实癌症正在肆虐……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有不同的侧面,人们很难接触到她的全貌,幸好有他们在……

庄股魅影、高铁社会、电商江湖、大国水危、癌情凶猛、中医之窘、贫困角落、教育天井……

近日,由新华社记者集体创作、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李斌主编的《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一书出版,聚焦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你呈现最立体、最真实的中国。

感知中国,首先要明确时代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有新作为、新气象,但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越发凸显,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

本书聚焦当下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焦点、痛点和难点问题,从资本、交通、网络、生态、贫困、健康等方面切入,讲成绩实事求是,揭问题客观理性,全方位揭示复杂多样的中国社会现实。

例如,在网络中国系列调查中,既有对“电商化”势不可挡、中国开启互联网+时代大门的趋势性描写,也有直陈电商发展面临诚信危机、恶性竞争、税收漏洞、监管挑战等九大痛点的深入剖析;

既有实地探访浙江省临安市淘宝村的鲜活故事,也有对中国是否已进入互联网寡头时代的冷思考。

感知中国,需下调查研究的“笨功夫”。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情绪化的表达过剩,而事实的呈现往往缺位。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一群“铁肩担道义”的国家通讯社记者,施展调查研究的“笨功夫”,为您呈现世情、国情、民情的真相。

例如,本书中的一组水安全形势调查,就是新华社调查小分队历时数月,分赴内蒙古、河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地,实地勘察中国水情,倾听当地干部群众呼声后呈现的一组国情报告。

史上“十年九涝”、被称为洞庭湖“锅底”的湖南南县华阁镇,当地人将水井挖到地下150米依然没水;

在江西,鄱阳湖水位下降,取水口经常露出来,取水有时需要三级提水才能抽上来,而且常常是泥水……

这些记者用“脚”跑出来的新闻,是当代中国“水荒”蔓延的历史见证。而正是基于深入、扎实的调研,这组报道才得以提出中国需要全新“水战略”的政策建议。

感知中国,离不开民生情怀。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我国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老百姓在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新华社记者的使命之一,就是用手中的如椽巨笔,为提升百姓获得感鼓与呼。

中国最穷困的人口生活得怎样?为回答这个问题,新华社派出9个调查小分队,分头前往中西部贫困地区,解剖贫困样本,实地体察父老乡亲的生活状况;为探访乡村教育的现状,调研小分队分赴湖南、甘肃、河南等地,行程上万里,深入最偏僻的角落,了解乡村教师的生存境况;

中国肿瘤发病情况怎样?和其他国家有何不同?治疗情况如何?带着一系列问题,调研组深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以及相关企业和有关部门采访,一探究竟……

“世界怎么了,我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位有识之士的心中之问。对每一位身在中国,或关注中国的人而言,这本书都能帮你读懂当代中国“真相”,成为决策参考。

真相那么远,又那么近

癌情凶猛、中医之窘、大国水困、庄股魅影、电商江湖,一个个都是我们每天听到、见到和触摸到的话题与问题。

历时三年,新华社记者团队,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这个时代的深度与认知、厚度与真相!

扫描二维码购买《极度调查》,给你一个立体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