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打通戒毒人员“回归路”,用创新深化戒毒工作

核心提示: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江苏省戒毒管理局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大局,扎实履行强制隔离戒毒职能,为有效遏制毒品快速蔓延势头、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苏省打通戒毒人员“回归路”,用创新深化戒毒工作

资料图。施汉/摄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张晓娜 报道

在今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夕,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走进江苏省的几个强制隔离戒毒所。

如果不是徐徐打开的两扇高大铁门的提示,你会怀疑自己置身于一所特殊的学校中。食堂、操场、医疗中心、运动训练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艺术培训中心,一应俱全。在这里,专业的教育戒治体系,科学的戒毒工作机制打通了戒毒人员的“回归路”。

近年来,江苏省戒毒管理局坚持以提高教育戒治质量为根本,强化目标引领、突出关键环节、狠抓重点落实,奋力推动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效。

据了解,为有效提高教育戒治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江苏省进行了诸多探索,省里制定了《戒毒人员循证戒治工作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戒治方法创新。

此外,江苏的多项工作被司法部通报推广。太湖戒毒所内观戒治被司法部戒毒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十大优势教育戒治项目之一。司法部戒毒局领导也曾多次到江苏调研指导江苏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江苏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艺术戒治做法、东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太极戒治做法、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机制更是被中央媒体广泛报道。

专业的教育戒治体系

“四期流转、三分戒治、双向延伸”,是江苏在戒毒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所谓“四期”指的是医疗监护期、脱毒管控期、康复矫正期、回归适应期;“三分”指的是分区管理、分类戒治、分级处遇;“双向”指的是向前对接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向后延伸后续照管。

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流程化、科学化的戒毒方法,完全符合戒毒规律,为戒毒人员戒断毒瘾奠定良好基础。

本着帮助戒毒人员矫正恶习、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目标,江苏省继续加快教育戒治项目集群建设,建立省戒毒技术重点实验室,推动形成覆盖全部戒毒场所、适用不同戒毒人员的循证戒治项目体系,打造戒毒文化品牌。继续普及推广艺术戒治、内观治疗、意志力训练、唤醒式教育、太极拳+体能康复训练等戒治项目,推广经颅磁刺激康复项目,探索中医药戒毒项目,构建特色化、针对性的循证戒治项目体系。其中内观治疗、意志力训练项目先后被司法部戒毒管理局评为年度优势戒治项目,有效促进戒毒人员认知改善、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针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江苏省确立“面向社会、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培训方针。在强制隔离戒毒所,依托职业学校、人社部门、社会企业等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创业培训,组织就业指导、就业推介活动,考核合格后发放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有效提高戒毒人员就业谋生能力,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立足社会。

科学的戒毒工作机制

2018年春节期间,江苏省分期分批批准42名戒毒人员春节回家探视,有效激发戒毒人员戒治动力,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江苏省启动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规范化建设综合指标体系,制订深化戒毒工作改革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制度体系、安全管理、戒毒执法、教育戒治、戒毒医疗、企业管理、设施保障、运行机制、队伍管理规范化,稳步提高戒毒工作质效。建立安全防范等级响应管理机制,常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健全立体防范格局。全面试运行“1+3+1”智慧戒毒大平台,提高戒毒工作信息化水平。

此外,以实施戒毒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牵引,江苏省戒毒管理局加强戒毒执法制度建设,协调省公安厅、司法厅、卫计委联合出台《江苏省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实施细则》,制订《戒毒人员行为表现考核办法》《民警一日值勤规范》,健全执法履职标准体系,有效提高规范执法水平。优化执法工作机制,推行网上视频会见,规范探视、探访等工作,建立执法证据保全中心,畅通戒毒人员申诉救济渠道,切实保护戒毒人员合法权益。

协调检察机关挂牌成立“驻所检察室”,推动检察官驻所监督,实现驻所检察监督全覆盖,检察监督有关工作更是被司法部通报推广。

协作的社会融合格局

戒毒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系统工程。

在江苏省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社会帮教活动,联合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戒毒工作志愿者、戒毒宣传公益大使、政府机构等建立稳定的社会帮教关系和多层次的帮教队伍已成为常态。每逢国际禁毒日、“三八”妇女节、世界艾滋病防治日等重要节日,全省强制隔离戒毒所都会开展主题帮教活动,定期举办亲属学校、亲子夏令营,有效修复戒毒人员社会性功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苏省,高墙内外都有戒毒民警奔忙的身影。早在2015年,江苏省后续照管工作就开始启动。同年8月,这项工作被江苏省政府列入《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

大力推进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后续照管工作,是江苏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近年来戒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针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实施培育保持戒治操守“千人工程”,目前后续照管机构实现市县乡全覆盖。2017年底,江苏省统计局民调中心抽样电话调查显示,江苏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一年内后续照管率达96.8%,照管对象一年以上操守保持率达83%,亲属满意度达78.9%,切实让后续照管对象个人安定、家属满意、社会认可,在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同时,最大限度延长“产品保质期”。

“年内,各后续照管指导站在所属区域内将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就业培训及临时安置基地,为照管对象提供就业培训和临时岗位,帮助他们迈好回归社会的第一步。”江苏省戒毒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正清说。

近年来,随着新型毒品的蔓延发展,江苏省一方面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禁毒戒毒宣教活动。包括组织送法“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依托全省青少年禁毒戒毒教育中心、全省戒毒人员禁毒戒毒教育中心,为戒毒人员及亲属、后续照管对象及家庭、学校师生、社会公众提供禁毒戒毒方面的法治讲座、动漫、视频、微电影以及咨询服务,提高社会公众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水平。充分发挥江苏省太湖戒毒康复所资源优势,主动对接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为自愿戒毒人员提供专业、规范的康复治疗。

此外,为打造一支忠诚担当的戒毒民警队伍,江苏省在全国戒毒系统较早建立民警仪式教育机制、身心健康关怀机制,民警队伍职业尊荣感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立功创模活动,全系统有207个集体、469名个人受到省厅以上表彰。

今年5月29日,司法部召开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座谈会,部署建立以分期分区为基础、以专业中心为支撑、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的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

座谈会后,江苏省戒毒管理局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迅速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下一步,江苏省将充分发挥自身社会资源优势,与社会科研院所、科创企业开展合作,大力推进VR虚拟现实康复矫正、经颅磁刺激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以创新力量优化深化戒毒工作。

原标题《江苏:打通戒毒人员“回归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