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十年·流年

王飞:十年·流年

十年·流年

文|王飞

上完作文课,给学生留了作文题目《照片上的回忆》。我坐在位子上想:生活中,我们定格了许许多多美好记忆,但哪张照片是有故事,可入文的呢?

正在沉思中,手机屏幕一闪,朋友传来了一张照片:夕阳余晖映照下,大雁塔庄严肃穆。照片中11张年轻的面庞,朝气蓬勃,吐露青春的芳华;一个稚嫩的孩童嵌在中心,红花中一骨朵。照片右下角显示的时间是2008年8月28日。弹指一挥间,已是十年光景。思绪回到了那一日,一次“说走就走”的洒脱。

那日,早上单位开完会,还有大半天时间。大家商议抓住假期的尾巴,安排个活动。有人提议,去曲江遗址公园吧!那建成不久,向游客免费开放。

曲江池,曾经是汉唐时期一处极为富丽优美的园林。两岸楼台起伏、宫殿林立,绿树环绕,水色明媚。每当新科进士及第,总要在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

新建的曲江池遗址公园是西北首个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山水园林式遗址公园。它依托大雁塔等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恢复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黄渠桥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池地区在历史上“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说走就走,我们大小12人一路辗转,到达目的地。

曲江之水犹如一带裙裾从中飘过。两岸绿草茵茵,漫无边际。昔日帝王游乐的花园,今人畅游其中。怎能不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怎能不陶醉神往?我们沿着蜿蜒的小道前行,享受美景,心情愉悦。看!道旁的雕塑栩栩如生,一个个小沙弥形态各异,还带着一副小墨镜,调皮、可爱,看后忍俊不禁。听!一声声笑语耳际传来,寻声而去,道旁一架藤桥、滑梯组合而成的运动器械上,一群群孩子玩得正欢。我们的心也痒痒,想上去体验未曾经历的童趣。

继续前行,翻过一条公路,到达另一休闲区。这里,可以乘坐小火车、租借自行车游玩。我们租了三辆情侣车,两人一组,开始骑行游玩。为了给后面的伙伴腾出时间,我们6人环江一路飞驰,上坡时,奋力前蹬,汗流浃背;下坡时,游人很少,捏响铃铛,放飞而下。风儿习习,心儿也随着飞翔。回头赶上伙伴,把单车交给他们,再漫步赏玩这里的妙处。

在“曲江池”畔,亭台楼榭全是仿唐建筑,蓝瓦黄墙,层层叠叠,线条优雅,棱角明晰。游人既可观赏美景,也可休憩驻足。弯弯曲曲的石板小径,在脚下延伸。青草含羞,绿树阴浓,银杏、桂花、旱柳等数不清的树种在草坪上勃然生长,竞相凸显自己的个性和美丽。在树木当中,在绿茵之上,一组组雕塑若隐若现,令人击掌惊叹。每一组雕塑都与唐代的文化、名人有关。

唐朝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永恒的精神灯塔,与它灿若星河的文化密不可分。唐朝的开明造就了文化人洒脱不羁的性格,他们放浪形骸,醉酒当歌,有着“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气概。

雕塑中的“杏园醉归”呈现的就是这样的主题:一群文人雅士结伴游赏曲江,畅叙情怀,兴之所至,忍不住饮酒赋诗,“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东倒西歪,相互戏谑,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人完全被浓浓的酒意和诗情所融化。另一尊雕塑以《丽人行》为创作背景,一群盛装丽人,姿色优美、体态闲雅,在滨水之畔闲游,惟妙惟肖。“三月三日天气心,长安水边多丽人……”

天空飘着细雨,古乐丝竹袅袅飘来,似天籁之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雄浑厚重的诵读,应景入情,让人感到别样的氛围和体验,诗兴悄然而起。“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句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在曲江上空漂浮游荡……

“妈妈 ,这个照片上的哥哥是谁?”

孩子的询问把我从回忆中拉回现实。照片中的小孩是同事的孩子,当年也就是7、8岁光景,今日再见,已是翩翩少年,就读大一。我们这些人,当年是朱颜翠发;现如今,为人父、为人母,有人已潘鬓添霜。因为各种原因,五人已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聚少离多。

流年似水。年华如流水,“物换星移几度秋”;芳华如流水,“无可奈何花落去”;情谊如流水,“欢笑情如就”。

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作者

王飞,女,陕西咸阳人。喜阅读,爱文学。以我手写我心,抒写心中情愫。曾有《父亲的爱》《清明忆太奶》《摆渡人》等文章在《秦都》、《渭水》及《咸阳日报·教育周刊》等发表。

王飞:十年·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