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十年·流年

王飛:十年·流年

十年·流年

文|王飛

上完作文課,給學生留了作文題目《照片上的回憶》。我坐在位子上想:生活中,我們定格了許許多多美好記憶,但哪張照片是有故事,可入文的呢?

正在沉思中,手機屏幕一閃,朋友傳來了一張照片:夕陽餘暉映照下,大雁塔莊嚴肅穆。照片中11張年輕的面龐,朝氣蓬勃,吐露青春的芳華;一個稚嫩的孩童嵌在中心,紅花中一骨朵。照片右下角顯示的時間是2008年8月28日。彈指一揮間,已是十年光景。思緒回到了那一日,一次“說走就走”的灑脫。

那日,早上單位開完會,還有大半天時間。大家商議抓住假期的尾巴,安排個活動。有人提議,去曲江遺址公園吧!那建成不久,向遊客免費開放。

曲江池,曾經是漢唐時期一處極為富麗優美的園林。兩岸樓臺起伏、宮殿林立,綠樹環繞,水色明媚。每當新科進士及第,總要在曲江賜宴。新科進士在這裡乘興作樂,放杯至盤上,放盤於曲流上,盤隨水轉,輕漂漫泛,轉至誰前,誰就執杯暢飲,遂成一時盛事。

新建的曲江池遺址公園是西北首個集歷史文化保護、生態園林、山水景觀、休閒旅遊為一體的大型山水園林式遺址公園。它依託大雁塔等周邊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恢復再造麴江南湖、曲江流飲、漢武泉、黃渠橋等歷史文化景觀,再現曲江池地區在歷史上“青林重複,綠水瀰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說走就走,我們大小12人一路輾轉,到達目的地。

曲江之水猶如一帶裙裾從中飄過。兩岸綠草茵茵,漫無邊際。昔日帝王遊樂的花園,今人暢遊其中。怎能不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怎能不陶醉神往?我們沿著蜿蜒的小道前行,享受美景,心情愉悅。看!道旁的雕塑栩栩如生,一個個小沙彌形態各異,還帶著一副小墨鏡,調皮、可愛,看後忍俊不禁。聽!一聲聲笑語耳際傳來,尋聲而去,道旁一架藤橋、滑梯組合而成的運動器械上,一群群孩子玩得正歡。我們的心也癢癢,想上去體驗未曾經歷的童趣。

繼續前行,翻過一條公路,到達另一休閒區。這裡,可以乘坐小火車、租借自行車遊玩。我們租了三輛情侶車,兩人一組,開始騎行遊玩。為了給後面的夥伴騰出時間,我們6人環江一路飛馳,上坡時,奮力前蹬,汗流浹背;下坡時,遊人很少,捏響鈴鐺,放飛而下。風兒習習,心兒也隨著飛翔。回頭趕上夥伴,把單車交給他們,再漫步賞玩這裡的妙處。

在“曲江池”畔,亭臺樓榭全是仿唐建築,藍瓦黃牆,層層疊疊,線條優雅,稜角明晰。遊人既可觀賞美景,也可休憩駐足。彎彎曲曲的石板小徑,在腳下延伸。青草含羞,綠樹陰濃,銀杏、桂花、旱柳等數不清的樹種在草坪上勃然生長,競相凸顯自己的個性和美麗。在樹木當中,在綠茵之上,一組組雕塑若隱若現,令人擊掌驚歎。每一組雕塑都與唐代的文化、名人有關。

唐朝之所以成為一個民族永恆的精神燈塔,與它燦若星河的文化密不可分。唐朝的開明造就了文化人灑脫不羈的性格,他們放浪形骸,醉酒當歌,有著“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氣概。

雕塑中的“杏園醉歸”呈現的就是這樣的主題:一群文人雅士結伴遊賞曲江,暢敘情懷,興之所至,忍不住飲酒賦詩,“酒後人倒狂,花時天似醉”,東倒西歪,相互戲謔,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人完全被濃濃的酒意和詩情所融化。另一尊雕塑以《麗人行》為創作背景,一群盛裝麗人,姿色優美、體態閒雅,在濱水之畔閒遊,惟妙惟肖。“三月三日天氣心,長安水邊多麗人……”

天空飄著細雨,古樂絲竹嫋嫋飄來,似天籟之音。“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雄渾厚重的誦讀,應景入情,讓人感到別樣的氛圍和體驗,詩興悄然而起。“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句彷彿穿越了千年時空,在曲江上空漂浮游蕩……

“媽媽 ,這個照片上的哥哥是誰?”

孩子的詢問把我從回憶中拉回現實。照片中的小孩是同事的孩子,當年也就是7、8歲光景,今日再見,已是翩翩少年,就讀大一。我們這些人,當年是朱顏翠發;現如今,為人父、為人母,有人已潘鬢添霜。因為各種原因,五人已離開原來的工作單位,聚少離多。

流年似水。年華如流水,“物換星移幾度秋”;芳華如流水,“無可奈何花落去”;情誼如流水,“歡笑情如就”。

願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作者

王飛,女,陝西咸陽人。喜閱讀,愛文學。以我手寫我心,抒寫心中情愫。曾有《父親的愛》《清明憶太奶》《擺渡人》等文章在《秦都》、《渭水》及《咸陽日報·教育週刊》等發表。

王飛:十年·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