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張繼科是桌球隊少有的沒有「蹭」過世界冠軍的球員?

中國乒乓球隊是中國夢之隊,也是一支王者之師,一直都有冠軍傳統,就像美國籃球隊一樣,得到亞軍就算失敗,國乒新老傳承是優良的傳統,很多年輕的運動員,第一個世界冠軍都是從團體賽中得到,因為在20歲左右,大部分球員的水平還不足以獲得世界單打冠軍,都是先進入第一梯隊,成為前五號人物,獲得團體賽的資格。在團體賽中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的球員,一般參加不了半決賽和決賽這樣重要的比賽,所以被球迷稱為“蹭冠軍”。

為什麼說張繼科是乒乓球隊少有的沒有“蹭”過世界冠軍的球員?

這樣的現象並不奇怪,畢竟年輕球員需要一個慢慢成長的過程,中國乒乓球隊好多名將也都是蹭冠軍過來的,就拿現在男乒三大主力,馬龍、許昕、樊振東也有不少冠軍是蹭來的。反而是21歲才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的張繼科,每一場世界大賽的冠軍都是自己打出來的。

為什麼說張繼科是乒乓球隊少有的沒有“蹭”過世界冠軍的球員?

2006年不萊梅世乒賽 ,是馬龍乒乓球世界冠軍夢開始的地方,也讓馬龍意識到了乒乓球的殘酷,世乒賽半決賽,對陣中國老對手德國,有二王一馬在,18歲的馬龍是沒有機會上場的。結果馬琳第一個上場直接不敵波爾,憑藉著王勵勤的出色發揮拿下兩分,中國隊才挺入決賽。最終決賽3-0打敗韓國,馬龍也沒有上場,獲得了自己第一個世界冠軍。

為什麼說張繼科是乒乓球隊少有的沒有“蹭”過世界冠軍的球員?

許昕是2010年第一個拿到莫斯科世乒賽直通賽的球員,然後和王皓、馬琳、馬龍、張繼科一起獲得了莫斯科團體賽的冠軍。2010年左右是中國男乒最強的時候,就連王勵勤都沒有參加上莫斯科團體賽,許昕做為第5號單打,在半決賽和決賽上也是能是看客。而張繼科卻在那一屆世乒賽上抓住了機會,王皓在決賽之前球拍和心態出現了問題,臨時由張繼科替換上場。決賽面對的依舊是德國隊,馬龍一上來就以2-3不敵波爾輸掉第一局,後來馬琳第二場出場3-0拿下奧恰,張繼科做為三單很好的完在了任務,隨著馬琳第四場擊敗波爾,一人拿下兩分,中國隊在女隊失利的情況下,拿下了莫斯科世乒賽的冠軍。

為什麼說張繼科是乒乓球隊少有的沒有“蹭”過世界冠軍的球員?

而2010年的這一次機會,讓張繼科迎來了徹底的爆發,2011年一年雙冠,2012年成為歷史上最快的大滿貫,一直到2014年世界單打五連冠。雖然在2012年到2014年連續三年團體賽輸球,但是每一場團體賽決賽,都能看到張繼科的身影,為國爭光,雖然張繼科現在回到國家隊也參加了一些比賽,但是此次亞運會可以看出來,小將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張繼科能夠重新回到主力的可能性不太大,最後祝福張繼科,能夠在生涯末期很好的享受乒乓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