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基金”时代墙改工作的转型

(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 吴翼 万忆)

摘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正式启动墙改工作后,墙改革新工作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年4月1日国家财政部正式发文取消征收墙改基金,新时期的墙改工作有了新的内容和意义,亟需墙改工作者积极应对、转变思路、主动作为、创新管理,从源头管理逐渐向事中事后监管、信用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转型。

关键词:基金 墙改 转型 信用体系 互联网+

一、传统的墙改管理模式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全国主要城市就开始征收墙改基金,用以规范建设单位在新型墙体材料使用过程中的行为,以江苏为例,出台了《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省政府第11号令),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各方主体行为规范,使墙改工作者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也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墙改基金在禁实禁粘过程中,在促进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地以“双禁”为契机,充分利用墙改基金,投入科研开发,扶持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促进建材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住宅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各级墙改管理部门以基金为抓手,通过现场查验,结合行政执法,依据产品认定和登记,狠抓禁实限粘等措施,促使工程建设单位应用新墙材,以墙改基金的应用,促进了一大批新型墙材产品的研发。可以说,墙改基金为两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基金取消后对墙改管理工作的影响

2017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实体经济、减轻企业负担的新举措。根据财政部《关于取消、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18号),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这项政策的出台,对降低建设单位的建设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墙改工作者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1、经费保障缺失,无法形成支撑。全国各级墙改部门大多以收取墙改基金的沉淀资金作为各项行政工作的费用保障,一旦基金被取消,墙改工作势必受影响,保障工作难以开展。另外,补助项目(技术改造、科研、示范项目)也将受到削弱。墙改基金使用的很重要一方面就是用于补助项目,鼓励企业开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技术改造和实体工程的技术创新等。缺少这一方面的补助将大大降低企业创新和改造的积极性,不利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的推广应用。

2、管理抓手弱化,难以形成闭合。以基金征收作为墙改革新管理的杠杆多年来一直是墙改工作者的有力武器。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应先向墙改部门缴纳新型墙改基金作为工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保证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知墙改部门至现场查验新型墙材的相关资料和使用情况,以作为后期返退基金的依据。然而基金的取消将使墙改工作者无法获知工程项目信息,其次在工程中使用的墙材产品信息也将一无所获,甚至有些工地会不配合墙改工作者的监督检查,加大了工作开展难度。

3、劣质产品易混入市场。墙材产品进入现场是有准入制度的,例如在江苏南京地区,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型墙体材料必须为认定产品,且经主管部门登记,检测合格后方能认可,无认定、无登记的产品一经发现将按比例扣除基金,并且通报市建委质量监督部门处理。基金的取消会给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减轻负担,但同时给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墙材的供应商和使用单位会为了降低工程成本,采购劣质产品、无标产品、甚至使用粘土制品以次充好,进行施工作业,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给墙改工作管理增加困难。

三、“后基金”时代墙改管理工作的转型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特别是基金取消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立即出台了《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行动方案》,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推广绿色建材。结合“后基金”时代的工作特点,需要墙改工作者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转变老思路。形成事中事后监管新的管理闭合环路,建立管理、监督、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智能制造、协同监管等新的管理机制。

1、从传统的墙材管理向绿色建材、绿色节能建筑管理转型。大力发展互联网+的宣传管理模式。墙改部门可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发布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最新动态,举行系列产品与技术研讨会,线上线下互动,丰富墙改工作的内容。以江苏南京为例,市墙改主管部门创建了“南京绿建”公众号,定期发布最新的绿色建筑案例和绿色建材的应用信息,同时发布国家、省市墙改部门最新的管理动态,进一步宣传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南京地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发了“绿色建材及技术应用指南”,该指南涵盖了市场上绝大部分绿色建材产品的类型、技术指标等信息,为设计院等部门在选用绿色建材和节能建材上提供参考依据。大力推广和发展装配式建筑,至2018年南京地区房屋建筑的装配率要达30%以上,墙改部门应积极贯彻国家的相关规定,指导企业做好装配式部品部件的生产,南京地区目前在尝试对其产品进行认定,并在每年的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的补助,并纳入新型墙材管理,鼓励企业从传统生产向部品部件化转型。

2、从事前管理向事中事后管理转型。根据《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行动方案》的要求,诚信管理将是取代基金管理的重要抓手之一。以江苏为例,江苏省墙办已经起草了《江苏省墙改系统信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新墙材的厂家、建设、施工、监理、设计五方信用行为规范,意味着墙改工作即将进入诚信大数据时代,失信行为将在公众媒体给予曝光。南京地区墙改工作将与市建委信用监管平台对接,将新墙材应用过程各方行为管理纳入信用监管平台,引入招投标管理环节;在对材料使用监管上,南京市建委已下发了《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材料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宁建质字[2016]143号)文件,文中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主要原材料(新墙材、保温材等)应经主管部门登记后方可使用;在项目的应用方面,开发了专门软件汇总和统计各家企业的产品流向信息,主管部门可在系统中直接查询产品流向,进行不定期抽查,结果可进行通报。日常检查过程中南京地区的做法为“三合一监管模式”,即:基金现场查验监管、应用单位行为过程监管、新墙材产品质量监管。目前正在研究开发手机APP功能,实时将现场检查情况通过照片、录像等手段上传至系统平台,由平台自动汇总检查信息,客观反映现场应用新型墙材的行为,并且汇总的信息可指导年终各方行为主体的信用评价。

3、从粗放型、高能耗、低效率向绿色生产转型。鉴于近几年国家环保部门对高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新型墙材企业也受波及,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生产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墙改部门可研究制定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绿色生产的技术措施,帮助和引导企业向绿色生产转型,且通过绿色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帮助企业生产绿色的新型墙材。南京地区已制定了《南京市新型墙材企业(烧结类)绿色生产技术导则》,通过与环保部门的沟通,今后对烧结类企业的管理按导则要求执行,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暂停生产。

4、从监管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近几年,随着政府工作重心的转变,政府行使权力的目的,不再主要是为了管制,而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主,优化工作流程、使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本着方便、快捷、高效、亲切的原则为民服务。墙改工作也是一样,在墙改工作面临大的转变同时,应将新的管理模式告知于众,简化办事流程,增加与服务对象的联系渠道,帮助其解决问题。在开展行政执法时也应人性化执法,树立良好的墙改队伍形象,对新墙改政策应及时宣传到位,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后基金时代,墙改工作发展思路探讨》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与墙革新工作委员秘书长 李安良

2、《浅析“墙改基金”取消后的墙材革新工作》 江西省吉安市墙材革新和散装水泥办公室 王晓山

3、《谈墙改发展基金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陈正刚

4、《规范墙改基金征管 推进墙材革新进程》 昆山市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