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品牌:因爲卓越,所以鶴立雞羣

全聚德:顛倒字號轉風水

中國著名品牌:因為卓越,所以鶴立雞群

“全聚德”烤鴨店創建於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創辦人楊全仁在北京以經營生雞生鴨為生。1864年,楊全仁買下了前門大街一家瀕臨倒閉的“德聚全”乾鮮果鋪,開始經營烤鴨和烤爐肉。開業前,一位風水先生圍著新店轉了兩圈後站定說:“這是塊風水寶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為倒運,要想衝其晦氣,除非將“德聚全”的舊字號倒過來,稱作“全聚德”,新字號才能上坦途。”楊全仁一聽正合心意,一來自己名字中佔有一個“全”字,二來“聚德”意為聚攏德行,可以標榜店鋪做買賣講德行。於是請當時的書法家錢子龍書寫了牌匾,聞名中外的老字號“全聚德”就這樣誕生了。

東來順:“紫氣東來”

中國著名品牌:因為卓越,所以鶴立雞群

東來順創建於1903年,以經營獨具民族特色的測羊肉馳名中外,素有“食之精粹”“國之瑰寶”的美譽。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東來順創始人丁德山來到剛剛開業的東安市場,在離北門不遠的東邊擺了個小飯攤。後來,他用積蓄下來的錢,在原攤位蓋了個棚子,掛上了“東來順粥攤”的招牌。東安市場在東華門外,屬內城的東城;他住在東直門外二里莊,這一連串的“東”,搭上“旭日東昇”、“紫氣東來”的大吉大利,他認為是他順利立業的根源。他很看重“順”,只要一切都順,“買賣”必然“財源茂盛達三江”,因此起名為“東來順”。後來,東來順經過粥攤、粥棚,進場子進座,這才建成了清真飯館。1914年,新開張的東來順增添了當時北京城時興的“爆、烤、 涮”羊肉,正式更名“東來順羊肉館”。

稻香村: 鐵柺李睡過的稻草

中國著名品牌:因為卓越,所以鶴立雞群

“稻香村”原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食品店常見的字號,《清神類鈔》有云“..稻香村所鬻,為糕餌及蜜餞花果鹽漬園蔬食物,盛於蘇。”為何食品店要取名“稻香村”,說法不一。一說緣於詩詞,例如“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新城梗稱,五里聞香”、將“稻香”二字用作食品糕點鋪的鋪名,形色味兼具,的確妙得很。

另一種說法則頗有些神話的味道。相傳數百年前,江浙一帶有一家賣熟食的小店,生意清談。一天晚上,店裡忽然來了一個討飯的瘸子。老闆見他殘疾可憐,就送了些東西給他吃,又見天色已晚,便在店內一個角落裡鋪上稻草,留他住宿。

第二天,瘸子不辭而別,老闆便把他睡過的稻草拿去燒火,沒想到煮出的肉香味撲鼻。於是他大肆宣揚,說瘸子是“八仙”之一的鐵柺李下凡,還將店名改為“稻香村”。從此,他的生意逐漸興旺,其字號也被人爭相使用。

同仁堂: 康熙看病

中國著名品牌:因為卓越,所以鶴立雞群

同仁堂是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同仁堂中藥鋪的創始人樂尊育,是浙江紹興人,明朝末年來京行醫,住在大概欄的一個客棧裡。清康熙八年( 1669年)改串鈴行醫(走街串巷看點小病) 為坐商兼行醫,並將所住客棧取名為同仁堂,此為同仁堂之始。

傳說同仁堂的名字和康熙有關。

康熙皇帝得了一種怪病,宮中御醫把所有的名貴藥材都用遍了,就是不見病情好轉,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藥。

這天,康熙獨自出宮微服夜遊,來到一條街上,發現有一個小藥鋪。此時,已是夜深人靜,小藥鋪裡卻燈火通明,還聽到那裡傳來琅琅的讀書聲。康熙心想,自古道:小藥鋪內有人參。我何不來這裡看看? 於是,康熙便上前敲門。

進屋後,康熙說明來歷。郎中說: “好,你脫去上衣,讓我看一看。”康熙脫去上衣,郎中只看了一眼便說:“你平日吃得太好了,火氣上攻,因此起了紅點子,以致發癢。”

康熙問:“此病能根治嗎?”郎中很肯定地說:“不難。只要用些藥就會好的“順手抱起木架子上的一個罐子,鋪開一個包袱,把罐子裡的藥全部倒出來,足有七八斤重,說:“這是大黃,你拿回家去,用這八斤大黃,煮水百斤,放人缸內,等水溫適中,便入缸洗浴,少則三次,多則五次,即可痊癒。”

康熙回到宮中,按郎中所囑,如法洗浴。果然,他下到浴缸中,就頓時覺得渾身清爽、舒服。連洗三遍之後,竟然全身不癢,身上的紅點也沒有了。

康熙十分高興,第四天又微服來到小藥鋪。一打聽原來郎中名叫趙桂堂。於是康熙想薦他進官擔任御醫,但是趙桂堂行醫為普天下百姓,不想進宮,只想建一個藥堂。

康熙一聽毫不猶豫地說:“若真要建藥堂,就叫同仁堂吧,你看這個名字怎樣?“說著從桌子上拿起筆來,順手寫了一張字條,又蓋上印章,然後說:“趙兄,明天你到內務府衙去一趟,那兒有我的一位朋友,說不定真能管事。”說完,告辭而去。

第二天,趙桂堂忍不住好奇地拿著字條找到內務府衙門,果真拿到了不少銀子,而且知道了陌生人就是當朝的皇帝。就這樣,“同仁堂”建起來了。

自雍正元年(1723 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宮御藥房用藥,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 年,這就造就了同仁堂人在製藥過程中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

樹有根,水有源,追本溯源,每日為大家分享萬事萬物的由來,請點擊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