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又是庵東中心衛生院醫生,必須轉發擴散

旅行更在乎的是沿途美麗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懷著對綠皮火車的特殊情節,庵東鎮中心衛生院婦產科主任賞亞君選擇放慢旅行。隨著車輪單一而重複的滾動聲,忽覺飛逝的時光也彷彿安靜了下來。然而,長途綠皮火車上的這兩段小插曲,讓賞亞君覺得這趟旅行變得格外美好。這兩次相遇,她以自認為平常的舉動,譜寫了一段助人為樂,醫者仁心的善心之歌。

繼5月22日,庵東中心衛生院4名醫護人員救助患病乘客之後(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這幾天,有關“庵東鎮婦產科醫生列車上兩次救人”的消息又在朋友圈傳播開來,大家紛紛為其仁心仁術的大愛善舉點贊。賞亞君卻一再強調:這只不過是分內事罷了!

 出發途中 熱心援助新生兒

這次,又是庵東中心衛生院醫生,必須轉發擴散

“列車6號軟臥車廂有一嬰兒突發不適,急需醫生救治……”7月31日,在上海開往烏魯木齊的綠皮列車上,廣播中傳來緊急求助。此時,在臥鋪車廂的賞亞君正和親朋好友欣賞著相機裡的照片,談論著一路來的見聞收穫。聽到廣播後,賞亞君立即站起來快速向6號車廂的方向走去。

“不敢耽擱,對病人來說,一分鐘的延遲都可能是致命的。”賞亞君回憶道:抵達後發現,病患是一個剛出生19天的嬰兒,臍部有較多滲血。嬰兒的母親是烏魯木齊人,因高危妊娠曾在上海某醫院經宮頸縫扎術保胎6個月,19天前在醫院分娩後,坐火車返回烏魯木齊,經過西寧時,發現嬰兒臍部滲血,便緊急呼叫乘務員。瞭解病史後,賞亞君首先對新生兒進行常規檢查,看嬰兒反應較好,面部輕度黃染,她判斷可能由於氣壓關係,臍帶根部才會出現少許滲血。隨後,她拿出隨身攜帶的消毒棉片給患兒進行消毒,拭去血跡並仔細包紮。觀察未有滲血現象後,囑咐嬰兒父母到達烏魯木齊後及時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消毒,並測一下膽紅素排除新生兒黃疸的病症。

嬰兒父母連連致謝,賞亞君卻說: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身處何處,只要病患有需要,她就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

回程路上救助昏迷哮喘女孩

這次,又是庵東中心衛生院醫生,必須轉發擴散

事有湊巧。8月9日上午賞亞君一行結束旅行,乘坐火車回上海,車至西寧時,同車上硬座車廂一位回蘇州的女生突然呼吸急促,腹痛難耐昏厥在地。聽到廣播尋求醫務人員,賞亞君沒多想,連走帶跑立即趕往。

人間處處有溫暖!與昏迷女孩同一車廂的一位先生髮現她昏倒後,馬上呼叫乘務員,併為她實施簡單地急救。賞亞君趕到時,女孩剛剛甦醒,只見她臉色蒼白,呼吸急促,因右腹疼痛蜷縮著身子。

賞亞君仔細詢問病史,在排除宮外孕與闌尾炎等急腹症後,在列車長的引導下,疏散旅客,從女孩的包裡找出隨身攜帶的噴霧劑,施予噴霧吸入解痙平喘。觀察女孩呼吸平穩後,賞亞君幫女孩測量了血壓,發現已恢復正常。為了讓女孩更好地恢復,賞亞君把自己的臥鋪讓了出來,陪伴在女孩身邊,幫她刮痧祛溼,直到她精神明顯好轉……

“這兩段‘意外的小插曲’並沒有打擾我的旅程,反而,讓這趟旅行意義非凡。”賞亞君說,這就是這身白大褂的職責所在。

灣仔手記

這次,又是庵東中心衛生院醫生,必須轉發擴散

一次旅行,兩次善舉,醫者仁心,難能可貴。對於賞亞君而言,這是醫者職責;對於兩位患者和眾多旅客而言,這是旅途中最溫暖的遇見。

俗話說: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對於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在醫患關係略顯緊張的當下,賞亞君用實際行動做了榜樣。這更是一種正能量的良知呼喚,傳播助人為樂這股愛的力量。

事實上,助人為樂並非要驚天動地之舉,一句鼓勵、一次指路、一把攙扶,甚至一個善意的眼神,都可能幫助他人。匯微善成大愛,集小流成江海,用點滴之愛構築道德大廈,終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

賞亞君行醫治病,無私助人,完美地詮釋了醫者的仁義之心和社會公民的助人之德。其善舉,平凡而動人;其仁心情懷、高貴品格,值得稱讚和發揚。唯願有更多這樣的善舉,如春花靜靜盛開,溫潤大地,在人世間默默播撒著無邊春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