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太战略”取代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打了几个小算盘?

美国“印太战略”取代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打了几个小算盘?

印度是人口大国,也是区域大国

上月,美国防长马蒂斯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以美国政府的名义,全面阐述了美国“印太战略”。特朗普总统入主白宫后,政府高层从鼓吹以“印太”取代“亚太”,到提出“一个自由与开放”的“印太愿景”,美国“印太战略”正式落地了。

美国印太战略取代亚太战略,心里在盘算些什么?背后又有什么目的?

印太核心国家心连心吗?

在美国“印太战略”的四个核心国家中,日、澳、印与美各有各的发展国情和利益诉求,难以协调统一步骤。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全球霸主,打印太牌,被人解读为亚太版的小北约,意在遏制谁,不言而喻。

而日本,虽然也是一直跟着美国后面浑水摸鱼,但日本目前经济不景气,对日本来说,印太战略它并非是核心和利益最大者。日本的海外市场不仅需要印度国家,更需要新兴的非洲国家。

澳大利亚人少地阔,离着中国和印度都不算近,顶多是一个太平洋区域的相关方,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军事影响有限。

印度人不是傻子,对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奉行独立务实,不选边战队的外交策略,左右逢源才是它的最终诉求。所以,印度对印太战略这种提法,是有警惕心理的。或许印太自贸区对印度更有价值和吸引力。

印度不可能被美国“收编”,成为其遏制大国的“马前卒”,历史上也是如此。

美国的盘算

就在前不久,美国国务卿宣布为“印太战略”首付1.13亿美元,重点投资数字经济、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这颇有点当年的马歇尔帮助二战后恢复欧洲的计划意味(虽然金额上不能相提并论)。

1亿美元不多,是导向带动或者姿态性的,它告诉印度等国家,美国希望加大经贸等合作。但按照目前的国家普通的投资资规模和资金量而言,印度等国家显然不会有太大触动。令一个问题是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贯强调美国优先,当认为投资少于回报时,未来给印度等国家的好处有限。

所以本质上说,美国的“印太”战略在经贸领域只能是虚多实少,无论政府调门有多高,美国在该地区的投资和贸易不太可能有大幅度增长(此外,印太地区的大部分国家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不佳、投资回报周期不确定,美国各层面投资动机不强)。美国“印太战略”更多是有地缘政治目的色彩,而非建设性的目的。它与“亚太再平衡”一脉相承,前者是后者的延续和升级,企图在更大的范围内遏制和堵截太平洋其他大国的崛起。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需要指出和对比的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建设投资规模总计近万亿美元!美国这次是属于新动作,但在印太区域的只有1亿美元启动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