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劳务派遣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目前,很多企业假借劳务派遣,将已在本单位工作多年的员工委托给劳务派遣单位,逃避企业责任,而这些所谓派遣员工实际还是从事原来的工作,只不过不是与元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

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同样存在法律风险。

风险一:不规范解除合同导致的法律风险

用工单位往往会把原有员工与派遣员工区别对待,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原有员工往往延续“正式工”的惯性,依然享受着“铁饭碗”,而劳务派遣员工往往是动态管理,可以轻而易举地被辞退。

劳务派遣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时间中,用工单位往往以无劳动关系为由,任意辞退劳务派遣员工,拒付工资,由此导致很多法律纠纷。

风险二:商业秘密泄露的法律风险

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因其本身存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三原则,极易导致用工过程人员流通复杂,导致商业秘密的泄露。

用工单位在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时就应该把商业秘密条款规定进来,以条款形式规定派遣劳动者的义务,并要求派遣单位实施监督,否则承担相应的责任。

劳务派遣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风险三:选择劳务派遣单位时的法律风险防范

一是劳务派遣单位没有劳务派遣主体资质。某些通信企业由于种种原因,选择的劳务派遣机构没有达到《劳动合同法》第57条对劳务派遣机构的资质规定,所选机构仅仅是一般人事代理机构、职业介绍所。

这种情况尽管少见,但一旦发生,法律风险是最严重的。

若通信企业选择了不具有主体资质的劳务派遣机构,一旦派遣员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发生争议,在较多情况下,仲裁庭或法院会认定派遣员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若出现这种情况,通信企业就要承担本该由劳务派遣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二是劳务派遣单位缺乏支付能力而产生的争议。

目前,劳务派遣单位往往拥有大量的派遣员工,但注册资本往往不大,因此由于缺乏支付能力产生的争议不可避免,比如对工资或者工伤赔偿缺乏支付能力。

为保证派遣员工的利益,有的地方立法已经逐步加重了用工单位的责任,要求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劳务派遣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相信有了讼赢君的整理编辑,大家对劳务派遣合同存在的风险和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应该都有所了解了,也更加清楚相关规定了,大家在进行劳务派遣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相关问题,或者其他法律上的问题欢迎到讼赢咨询。


讼赢,联合全国各地律师

力图打造最优质的律师服务平台

为用户提供同城律师服务

方便快捷地为当事人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