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沉迷手机而走极端,到底是谁酿的祸?

四川绵阳某中学生,因玩手机被父母责骂,愤而跳河,幸被救回;

杭州滨江15岁女孩,因玩手机被父母发现,双方起了争执,女孩竟从19楼跳下,当场身亡;

河北廊坊13岁女孩深夜玩手机,妈妈一气之下抢过手机摔了,女孩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由于手机引发的家庭事端,越来越频繁,手机一直是孩子和父母之前关系的纽带,可以亲近,也可以瞬间反转。

“都是手机毒害了青少年”、“沉迷游戏,影响了孩子”这样的言论,从未停止过……

孩子因沉迷手机而走极端,到底是谁酿的祸?

那么,罪魁祸首真的是手机吗?

这个锅,手机不背!

孩子因沉迷手机而走极端,到底是谁酿的祸?

手机只是一个物质形态的东西,它没有意识,所有的一切都是受人类的支配,只是人类行为的附属品,它无法自己选择性地跟孩子打交道。

孩子的教育问题主要还在于家长,手机只是替罪羊。只有抽丝剥茧,找到根源,才能挽回“被毒害”的孩子,也才能让家庭重回正轨。

孩子和手机的缘分,都是家长做的媒。

现在随便几岁的孩子,小至刚牙牙学语,玩起手机、PAD、电脑都是666。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没有家长这个好向导,孩子怎么会操作这么复杂的东西呢?

孩子因沉迷手机而走极端,到底是谁酿的祸?

孩子玩手机,都是家长默许的,甚至主动引导的。孩子哭闹、不听话、不安分,手机一丢,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不哭了,不闹了,甚至还笑了,亲子关系更好了。

孩子因沉迷手机而走极端,到底是谁酿的祸?

于是家长开始渐渐青睐手机这些好帮手,出门吃饭用手机哄着,剪头发用手机哄着,洗澡用手机哄着,自己想偷懒得闲用手机哄着,真是一招无敌。

就在家长每次放心地把孩子拜托给手机时,手机也在对孩子进行思想灌输。“玩手机是必备的、是被允许的合理事情”。

孩子因沉迷手机而走极端,到底是谁酿的祸?

久而久之,孩子离不开手机了。

到要学习了,家长才发现手机是个大隐患,无心学习,成绩下滑。形势不乐观,就开始强行对抗,用强制的手段,让孩子和手机分开。

孩子因沉迷手机而走极端,到底是谁酿的祸?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思想还未成熟,还无法分辨是非。他们对手机的上瘾程度淹没了年幼的意志,玩了好几年的手机,突然被狠心分开,心里怎么能承受得了,无奈只能反了,才频有社会家庭的悲剧发生。

另外一点,孩子从小到大都被家长丢给手机,都在与手机对话,已经对手机形成了不可或缺的依赖。真实的想法都封闭在心里,通过玩手机来疏散,缺乏父母关怀的心灵都是脆弱的。

所以,当家长采用强硬的手段或者严厉的语气来审判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时,孩子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心理防线崩塌了,做出了极端的行为。

孩子因沉迷手机而走极端,到底是谁酿的祸?

谁是罪魁祸首,显而易见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家长应该用自己的陪伴或者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来替代手机来陪伴孩子。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之处望告知,相关人员会进行删除处理。

本文首发亿起学,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