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明顯趨嚴 北海買房賣房都要有兩手準備

今年5月19日,北海規定二套房及以上證滿2年方可轉讓、合同備案撤消後須成為現房才允許再次出售。


5.19新政後,北海樓盤網籤急劇下滑。5月新建商品住房網籤6313套57.26萬平方,8月只有1422套12.77萬平方,9月網籤1632套14.81萬平方雖略有回升但升幅不值一提。

樓市調控明顯趨嚴 北海買房賣房都要有兩手準備

9月30日,北海又祭出限購令:非本市戶籍居民在海城區銀海區限制購買第二套房。同時,三套房及以上證滿5年方可轉讓。

在此之前,國家統計局公佈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北海新房及二手房雙雙連漲14個月,北海新房價格漲幅連續4個月高居全國前3位。

冰水兩重天

今年國慶長假曾被北海眾多開發商視為黃金轉折點。為此,9月份有10個樓盤申領了3962套住宅34.5萬平方米的預售許可證。套數和麵積不但同時創下了今年的最高記錄,而且還是狂飆記錄——在此之前的最高數字是今年3月,申領預售證只有2480套23萬平方米。

但限購令讓北海樓盤一片發懵,黃金週之夢頓成泡影。

意外的是,國慶過後剛上班,三亞就開始清場行動:外地人在三亞買房需要連續繳納2年以上社保,補交無效;2、非海南省戶口須證滿5年才能賣房。

話音剛落,海口、萬寧、陵水隨即跟進:購房需連續繳納社保、證滿5年方可轉讓。

消息頓令一些人喜出望外:海南購房無門那就意味會有大量人員湧入北海。縱使每人只准買一套房那又如何?蜂湧而至自然生意興隆量價齊升。

毫無顧忌的炒作

很多人也清楚:如果北海房價再次急劇攀升、如果北海還不能跌離高房價第一集團的隊列,官方勢必也會跟海南那樣關緊購房的大門。

但心存僥倖的想法是:搶在限購之前買了房,然後安心等著升值出手。

10月12日,石家莊燕趙晚報推出一個整版:《注意:北海開始限購。今天的北海,就是昨天的海南》。第一句話就是“北海都限購了,再不抓緊連買房資格都沒有了”。

樓市調控明顯趨嚴 北海買房賣房都要有兩手準備

很熟悉的套路。上半年的招式跟這極其類似:再不買房的話就無房可售了、再不出手的話就沒這樣的低價了、再不行動的話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限購令的威嚴之處並不在於限購,而是無人接盤。更可怕的是:“不能買房”是馬上可以見到或猜到的,而“無人接盤”卻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套上的。比如三亞,去年下半年買到房的人一直都可以歡歡喜喜地盤算能夠賺到多少,但10月9日調控一升級這批開心的人群立馬就被套住——就算躲過了兩年、五年限售又如何?都沒有人來接盤還賣啥?

北海也不例外。假如官方加強限購比如再出新政要求購房人必須連續繳納社保——那已經買到房的就會即刻被套。

候鳥令海南不堪重負

《每日經濟新聞》10月10日在報道三亞樓市調控升級時指出:大量外省購房者的湧入對三亞的公共設施和本地人的居住需求形成了擠壓。10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再次報道海南的樓市調控,海南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島外更多的“候鳥型”人群來這兒季節性居住,給當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管理帶來極大壓力。

正因為如此,海南決定永久停止中部生態核心區開發新建外銷房地產項目、停止批准套型建築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宅建設。

量變引發質變。海南的動作意味著越冬躲霾購房已經不再是地方寶貝疙瘩。

北海有時候在借鑑他城經驗時態度異常堅定。比如今年的小黃車事件,北海就是堅決不放行共享單車進城。

北海又見高庫存

9月份北海新建商品住房賣出1632套,新入市是3962套。

10月9日,易居研究院發佈8月份全國80城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去化週期:北海20個月(居9位)。南寧7個月、柳州6個月、三亞10個月。

去年底,易居研究院宣佈北海2016年10月去化週期是32個月,全國第一。

兩手準備最保險

面對看房人購房人可能蜂湧而至的局勢,北海的開發商和房產中介或許都要提前做好兩手準備:一是適應和滿足旺季的樓市需求,二是應對可能出現的限購升級。

買房人更應謹慎,保值至上。房子選擇應堅持兩個標準:一是地段要好,二是賣點要穩定。

限購之後,購房流程多了一個簽約前審核環節。如果感覺這個步驟明顯在放緩,那就要警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