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维权难暴露京东公司架构的致命弱点

今年315作家六六怼对京东的事情,成为了超越央视315晚会的话题。事情其实很简单,六六的一位师姐在京东全球购购买了一个美国Comfort U护腰枕,京东标价1489元,美国官网售价109.95美元。而商家实际发货的是一个标识为Contour U 的护腰枕,美国官网售价33.6美元。这种李鬼冒充李逵的事情,既然能够在亚马逊上卖,显然仍在法律范围之内。美国人钻法律的空子,中国也跟着钻。

六六维权难暴露京东公司架构的致命弱点

六六的师姐收货之后,发现并非其所购商品,遂向商家提出,商家先坚称商品为正品非假货,后当这位女士提供商品对比资料后,又改口称发货错误。而该消费者在向京东客服投诉后,京东客服也回护商家,也称是发错货。在继续投诉客服无效之后,六六出手,通过微信号,直接怒怼京东,由此造成舆论事件。

六六有多次怒怼京东的历史,所以,在京东看来,这很似乎是一种积怨,所以,最初,京东方面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回应称商家的确是发错货,并非售假,无法要求商家10倍赔偿。同时,京东方面还强调六六的文章,存在夸大、不实之处,已经涉嫌夸大编造和诽谤,甚至表示要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不过,虽然六六的文章的确有一些夸大和不实之处,但基本事实是成立的。这种李鬼冒充李逵的伎俩,中国消费者见得多了,怎么会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随即引发了极大的次生负面舆论。

六六维权难暴露京东公司架构的致命弱点

面对汹汹舆情,随后,京东服软、认错、道歉。京东CMO徐雷公开发声,京东集团全体管理层专门针对此事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与自我批评,同时承认之前客服的处理方式与对外表态确实不妥,对六六女士的朋友程女士致歉并将对此事进行彻查。

值得注意的是,六六的维权途径,并不正常,而是在走完了消费者正常投诉途径无效之后,应用个人巨大的影响力,才在超出程序之外,获得投诉的成功,即便如此,最初也遭到了一些强硬的抵抗。那么,不难想见,如果换做一个普通消费者,没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没有这种超越程序的能力,很难投诉成功。

造成这种局面,有无良商家的因素,也有客服官僚的因素,也有管理机制没有落到底层的因素。但在这些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京东的公司结构,以及随之产生的管理结构问题。

六六在文章中提到,“拨打12315,消协专员说:网购没有发票,我们不受理,而且京东不是上海公司,我们不管。随后,六六查到了京东注册在宿迁,拨打宿迁12345,至今没有回复,但是告诉了我,京东只是把客服公司注册在了宿迁,要投诉京东得去北京。六六打北京12345投诉后,北京某部门回复,京东全球购和京东不是一家公司,那家公司注册在香港,要投诉,可以去香港打官司。”

任何组织的深层次的基础制度、基础结构,必然影响浅层次的架构,甚至影响到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消费者只有去香港投诉,最终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恐怕已经成为京东一线客户的潜意识。

刘强东此前对媒体表示,“我从没卖过一件假货”、“任何一个商家只要敢在京东平台卖假货,我会想尽一切编制让你破产。”刘强东的个人声誉,从其对待京东快递员,回馈老家来看,并不算差。不过这次事件之后,这个形象尽失,做企业,并等于个人人品,拍胸脯用处不大,更关键的在于建立制度,而目前看来,京东的基础公司结构,并不能完成刘强东从不卖假的承诺。

六六维权难暴露京东公司架构的致命弱点

比如,京东自营作为京东的一个品牌,深受消费者信赖,这种信赖的道理很朴实:京东那么大的规模,肯定不会买假货,京东自己经营的东西,肯定没问题。但是,在一些消费者诉讼中,外界发现,京东自营的商品并非京东经营销售,而是京东集团旗下的另一个子公司。消费者在投诉的时候,并不顺利,得越过一些障碍才能投诉,法律上的程序也是如此。这就等于在公司制度上,京东的商誉被转借给了旗下公司使用,商誉的使用者和拥有者并不是一个主题,这不但在责权上造成巨大的不对等,滋生管理的漏洞,而且,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种故意设置的制度。

这种公司结构造成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浅层问题上。再比如此次京东在公关回应上最初很强硬,面对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李鬼冒充李逵的手法时,都能如此冒大不韪,说商家的确是发错货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就是直到最后,也仍然回避了李鬼冒充李逵的假货问题,这都是一种极其低级、严重的失误。这种失误,是高层的、深层次的失误,这种失误背后所反映的深层次的问题,远比平台上的商家售假、一线客服对商家的维护更严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京东要解决的问题,远不止客服那么简单,要完成永不售假,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